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作  者
王广禄
发表时间
2025年11月05日
活动类型
媒体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创新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0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南京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承办的“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树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建华主持开幕式。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围绕‘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开展深入研讨,恰逢其时,意义深远。”陈云松表示,南京大学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积淀了深厚的人文传统和理论探索精神;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高站位谋划,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重点研究方向。要在理论探创新与实践探索征程上砥砺前行,共同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两个结合”的时代内涵开辟新视野、激发新思考。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结合这一论断,王树荫谈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大成果,这一重大成果体现为理论成果、战略目标、实践举措三个方面,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一路走来,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坚持‘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几个关系。”武力表示,要把握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顿。要把握好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扬弃中予以继承。要把握好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要把握好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关系,在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它文明的养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主题发言分为三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雷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邓纯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柳建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求是杂志社宣传联络部主任杨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学部)部长王永贵、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刘仓、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主任王 岩、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良书、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王爱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继红等学者先后发言。《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执行主编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审任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审郑端分别担任主持。

  在分组研讨和大会发言中,全体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两个结合”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两个结合”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个结合”视域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意义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