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领导活动】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加快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

作  者
叶张瑜
发表时间
2003年09月12日
活动类型
领导活动
媒体报道
《院报》第1版
创新工程
 
 

  本报讯9月12日,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召开。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汪家鏐、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及北京市有关领导到会。我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朱佳木在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史的研究发展状况后就当代史学科建设问题中有关当代史研究存在的理由、指导思想、特点以及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他指出,“当代人不修当代史”这个习惯是封建社会造成的,而今,当代人写当代史的不利因素大多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民群众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希望看到有关当代史的著作。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提高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任务十分紧迫,更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史的研究。尽管党史的建国后部分与当代史在研究对象、内容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交叉重合,但党史是专史,国史是通史,它与党史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重点还是研究角度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客观要求我们把当代史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来对待。

  朱佳木强调,当代史研究和其他史学一样,指导思想应当是而且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在当代史研究中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就不可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就不可能从大量纷繁的事物中理清历史发展的主线,就不可能驾驭各种各样的史料而会被史料牵着鼻子走。现在有那么一些所谓的历史作品,由于抛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而陷入唯心史观,结果歪曲了历史的真实,产生了很不好的社会效果。这从反面说明,坚持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对于史学尤其是当代史研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方向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当代史研究的学术性和科学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这就告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我们应当把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当代史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朱佳木说,当代史研究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同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现实性,这主要表现在当代史的研究必须遵守党关于建国后历史的各种决议、决定和指导性意见上;表现在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发表时必须遵守“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上;表现在它的资治教化、资政育人的功能上。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诋毁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他们的用心,说到底就是要用这个意识形态的“软武器”,摧垮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进而摧垮我们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对此,我们要引以为戒,要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回击他们的攻击,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提供历史依据。

  朱佳木最后指出,当代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要继承和发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统,努力构筑马克思主义当代史学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同时,应当借鉴西方各派史学特别是西方新史学派的一切有价值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用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当代史学。(叶张瑜)

  《院报》2003年9月1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