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学术会议】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在京举行

作  者
叶张瑜
发表时间
2004年10月12日
活动类型
学术会议
媒体报道
院报 光明日报
创新工程
 
 

  本报讯(通讯员叶张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于9月27~29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我院院长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陈奎元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和李铁映分别主持了欢迎和告别晚宴。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雒树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等。我院副院长兼当代所所长朱佳木致开幕词

  陈奎元在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研究所是专门研究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科研机构。14年来,它在搜集整理国史资料、研究和编撰国史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进行国史学科建设、培养国史研究人才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基地和这一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陈奎元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年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所决定的,也是自鸦片战争以后近百年的历史中,在无数仁人志士企图改良封建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中国人民所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陈奎元强调,建国以后55年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历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首先应当肯定这个基本前提。尽管新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党从来都是在纠正失误、总结经验教训中发展壮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是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必然要求和简便途径。我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的研究,同时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倡导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和引进到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举办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就是一个最新的例证。这种交流有助于国内外的学者互相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便于相互借鉴研究成果。对此,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给予积极的支持。

  朱佳木在开幕词中指出,2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几乎都设有本部门和本地方的当代史研究机构或研究岗位,各地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也几乎都设有各学科自身的当代史研究部门或研究小组;不少高等院校开设了国史课程,有的还招收了以国史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高和国际影响的显著增强,世界对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也在逐渐升温,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学者和著作。他们不仅为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当代中国史研究走向世界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有理由相信,当代中国史研究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下,一定可以最终成长为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朱佳木强调,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也更加离不开中国。因此,历史学家们更有责任采取主动措施来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以便让中国更充分地了解当代世界的历史,同时也让世界更充分地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只要我们都抱着崇尚科学的态度,抱着使世界和中国都更加稳定与发展的目的,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入,而且有助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

  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瑞典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当代中国史著名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党政机关、科研机构、教学部门的专家和我院马列所、政治学所、经济学所、新闻所、文学所、欧洲所、日本所、拉美所、当代所的部分知名学者,约50人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中国和她的外部世界”。与会学者回顾了新中国55年的历史进程,充分肯定了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评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国际环境、时代特点对中国道路选择和形成的影响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的积极影响。代表们认为,这次论坛进一步推动了各国学者同中国学者之间在这一研究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国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以及对当代中国史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和高等院校的部分研究生也参加了会议。

  《院报》2004年10月12日第1版

 

  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在京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出版

  本报北京9月27日电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致开幕词。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据悉,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中国与她的外部世界”,为期三天。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瑞典和中国台湾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内一些科研教学机构的知名学者约50人参加了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160多人列席或旁听了会议。

  另据了解,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日前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套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程的大型编年体历史资料书,每年独立成卷,1949年是该书第一卷,由序编和正编两部分组成,约120万字。该书既注重资料来源的原始性和权威性,又注重吸收近年来国史研究的新成果,

  《光明日报》2004年9月28日 A2版[SITESERVER_PAGE]

 

  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在京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出版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致开幕词。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据悉,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中国与她的外部世界”,为期3天。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瑞典和中国台湾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内一些知名学者约50人参加了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160多人列席或旁听了会议。

  另据了解,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日前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套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程的大型编年体历史资料书,每年独立成卷,1949年是该书第一卷,由序编和正编两部分组成,约120万字。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28日 第四版)

 

  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在京举行

  www.XINHUANET.com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致开幕词。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据悉,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中国与她的外部世界”,为期三天。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瑞典和中国台湾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内一些科研教学机构的知名学者约50人参加了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160多人列席或旁听了会议。

  另据了解,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日前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套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程的大型编年体历史资料书,每年独立成卷,1949年是该书第一卷,由序编和正编两部分组成,约120万字。该书既注重资料来源的原始性和权威性,又注重吸收近年来国史研究的新成果,因此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和学术性。1949年卷出版后,该书其他各卷将陆续出版。(完)

 

  当代中国与她的外部世界

  ——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综述

  李文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不久前在京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当代中国与她的外部世界”。来自俄、美、日、瑞典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及内地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齐赫文斯基以自己亲身经历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龚育之、张启华、田居俭、程中原和玛玛耶娃等则通过剖析和总结新中国55年的历史进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充分肯定了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季塔连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不仅在中国国内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对正在寻求摆脱经济文化落后局面、走向有效率的经济和文化复兴的发展中国家,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现代化与工业化是研究经济史的专家们讨论的热点问题。王梦奎和波尔嘉科夫从不同角度追溯了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傅高义评述了陈云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朱佳木认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55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条主线。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是本届论坛的主题,也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与会学者纵论新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积极的外交理念,考察和研究了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中亚各国之间的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杨允中和宋小庄在总结“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如果说和平外交是新中国成功面最大的活动领域,那么“一国两制”则是新中国三代领导人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古老中华文明与东方智慧在当代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典范。宫力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不结盟”、“不打牌”的对外战略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这不仅使中国突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特色,拓展了外交空间,更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增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

  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也备受与会者关注。杨凤城剖析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总体格局;房宁根据翔实的调查资料概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与会者还探讨了世界格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分析了西方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日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