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mmexport1467557518666.jpg

mmexport1467557521787.jpg

W020160531596811281562.jpg

【国史讲座】我所举办第七十七次国史讲座——“列宁《卡尔•马克思》(1914年11月)(节选)、《国家与革命》(1917年8—9月)(节选)”专题辅导

作  者
发表时间
2013年01月08日
活动类型
国史讲座
媒体报道
创新工程
 
 

    1月8日,我所举办第七十七次国史月度讲座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经典著作专题讲座第八讲,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高校理论战线》杂志原总编辑田心铭研究员就列宁的《卡尔·马克思》和《国家与革命》作专题辅导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我所所长李捷主持讲座。
    田心铭研究员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讲解。
    一、关于《卡尔·马克思》和《国家与革命》的定位
    田心铭指出,《卡尔·马克思》是列宁介绍马克思生平、事业和学说的著作,其中“阶级斗争”是“马克思的学说”中的一节,阐述了三个基本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是认识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性线索;二是阶级斗争是事变的推动力;三是运用阶级分析法考察纷繁复杂的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国家与革命》是列宁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一步阐释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为十月革命作了直接的理论准备。
    二、关于资产阶级学者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
    田心铭强调,发现社会中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并不是从马克思开始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等都提出法国社会存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奎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阶级作过经济分析。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斗争学说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之上,只看到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而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看成“社会的灾难”。因此,科学的阶级斗争学说不是资【国史讲座】产阶级学者创立的。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田心铭指出,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魏德迈的信中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作出高度概括。田心铭讲解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结局,必然是无产阶级以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是国家的最后一种形态,其历史任务是运用专政的手段镇压少数剥削者的反抗,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消灭对立的阶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消灭阶级差别,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人类从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一个过渡性质的阶段。
    田心铭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区别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点。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因此,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社会经济形态,分析社会矛盾运动,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在运用阶级分析法评判一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必须提出“对谁有利”的问题。所谓“价值判断中立”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
    四、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
    针对阶级斗争理论不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田心铭强调,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体系、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离开阶级斗争学说就没有唯物史观的创立。《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三版)序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都论述了阶级斗争是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当代价值
    田心铭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法没有过时。其一,当今世界仍然是资本主义占优势的世界,在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和共处中,离开阶级分析法就不能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和中国发展道路。其二,正确认识中国国内经济、政治关系也离不开阶级分析法。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要反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也要反对阶级斗争熄灭论的观点。其三,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学家在研究阶级社会的历史时也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在当代中国,学习和研究历史,阶级分析法更不应该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否定党领导人 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一个重要认识根源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
    讲座结束时,李捷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掌握原著的基本观点及其提出的依据和条件,以及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不能望文生义,满足于一知半解。要结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认真思索,增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判断、识别能力。当代中国还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和挑战;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还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等各种矛盾,这种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转变为对抗性矛盾。因此,仍然需要运用阶级分析法研究国史和现实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基本路线,防止“左”和右两方面的错误。
    我所编研人员及访问学者和国史系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