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mmexport1467557518666.jpg

mmexport1467557521787.jpg

W020160531596811281562.jpg

【国史讲座】我所举办国史讲座第二十六讲——谈谈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

作  者
发表时间
2005年12月23日
活动类型
国史讲座
媒体报道
创新工程
 
 

  12月23日,我所举办国史讲座第二十六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祖武研究员作了题为“谈谈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的学术报告。

  陈祖武研究员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史学工作者的时代责任。陈祖武研究员联系近年来在中国史学界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是立足于他们生活的时代去选择研究的问题。“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好传统,历史学家都有一个时代责任的问题。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已经56年了,56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史学工作者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年,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建设问题。可见,古代史研究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当代史研究更能在这个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陈祖武研究员认为,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何把优良传统传下去,史学工作者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上的几个古老文明之所以只有中华文明不间断地传承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具有一套完整的历代传承、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有数千年一以贯之的史学传统。现在的图书很多,但是精品力作很少。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粗制滥造,要拿出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具有时代高度的精品力作来。只有拿出好的史学作品,才能承担起传承文明的任务。

  第二,史学工作者的理论素养。陈祖武研究员强调,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史学工作者加强自己素养的必然途径。有的人发表文章批评唯物史观,认为唯物史观存在重大缺陷,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影响是很坏的。也有人把斯大林妖魔化,把新中国史学工作者为之奋斗了几十年和几代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一概说成是“联共(布)党史教程的体系”。其要害在于通过抹杀斯大林来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全盘否定斯大林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毫不含糊地在史学工作者中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历史问题,不能让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潮蔓延。

  关于学术界对“五种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陈祖武研究员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建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我们是一定要坚持的。诚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绝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套,因为不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一个不漏地经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但是,我们在观察社会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现在史学界有人否定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区分,从表面上看是在讲学术问题,实质上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最终的归结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否认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要害,就是要否认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一块阵地,绝对不能放弃,如果我们从这个阵地上退缩一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要被人家攻破。

  第三,史学工作者的学术素养。陈祖武研究员解释说,“博学于文”是孔子在讲“为学”时讲到的。这里的“文”,指的不是简单的书本,而是整个人文,讲的是学人的学术素养问题。史学工作者最要讲素养,最要讲做人与做学问的统一。因为,历史学科是讲积累的学问,如果积累不到一定的程度,是不能取得发言权的。现在的史学界有些风气很不好,如浅尝辄止,急于发表文章。历史学讲积累,大家要多读书,要养成一天不读书就难受的习惯。除了“博学于文”外,我们还要“行己有耻”。就是说,要知道什么是耻辱,对于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脑子里要十分清楚。现在有些人拿了外国人的钱,就连自己的老祖宗都不要了,竟然公开地在国外的讲坛上骂老祖宗,诋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这种风气的原因很多,但和有的学人不注意自身素养,忘记了“行己有耻”的古训不无关系。我们一定要懂得律己,什么事情对国家民族有利,我们就要做;什么事情对国家民族不利,我们就不要做。

  副所长程中原主持了本次讲座,副所长张星星和我所干部职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档案馆、北京市委党校等单位的学者及研究人员共约70人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