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课题>>国史学科创新工程

【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研究背景: 

  鉴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还基本上是一片处女地,撰写一部完整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具有拓荒性质。社会史研究室从2010年一成立就部署展开了以补课和摸底为宗旨的学科调研,并在2012年先后申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上述学科调研和课题研究,明确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熟悉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初步构建起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2013年我们开始启动创新工程项目研究。这一年的主要工作是在明确项目组成员分工的基础上,撰写大事记,初步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阶段性特点,草拟写作大纲并结合所内外多位专家的意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同时补充学科调研、搜集资料撰写初稿。进入2014年,先是形成写作规范提供给大家遵循,形成样章提供给大家参考;然后在各自写出初稿后由首席专家提出详细意见,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于9月份召开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听取所内外专家的意见,据此部署了新一轮的修改。就这样,在大家多次修改后,由首席专家做了进一步的统筹、加工,形成了本项目的结项稿。 

 

研究内容: 

  以简史的形式粗略地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性特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生活、基本民生和社会事业、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等。 

 

研究意义和价值: 

  本项目的研究不论在国史学界还是在中国的历史学界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它不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史的简单延伸,而是本着国史研究的主题、主线和分期构建起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框架,并第一次粗略地勾勒出6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基本脉络,不但填补了国史研究、社会史研究的空白,也为党和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加快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社会史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项目设定的目标: 

  2014年,基本完成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的任务,从根本上改善以往国史研究雷同于中共党史研究建国后部分的格局;建设一支比较完整的学科研究队伍,在重要研究方向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优势,并为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历史经验支撑。 

 

主持人:李文 

 

项目组成员: 陈东林     李成武      冯军旗 

 

立项时间:2013年1月 

 

结项时间:2014年12月 

 

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11月 

 

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研究表明,6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了社会全面进步,让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实现浴火重生,“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使中国彻底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而且为人类战胜贫困、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的实例。”(习近平语) 

  研究表明,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成就突出,问题也不少,但是除了一度时期的工作失误和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以外,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不足、不平衡造成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进步的过程。6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建设、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经验是:(1)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一定要以人为本;(3)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4)一定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研究指出,展望未来,中国只要能够克服发展不平衡和不平等带来的严峻挑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一定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朝着实现两个100年的既定目标阔步前进。 

  结项时评审专家认为:项目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遵循中共中央第二个历史决议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上除了国史、党史研究的现有基础以外,还广泛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全书共六章,以基本民生为主线,分期上没有固守国史、党史的传统,而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内容阐释

上追求尊重史实,客观公正,结合国史大背景,尽量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点、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同时对发展中的曲折、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回避、不轻描淡写,重在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注意了各章节的前后照应,努力实现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与其他专史(如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等)相重合的地方,同样也体现出了社会史视角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行文上符合文字简洁、详略适当、引注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基本要求,各章话语体系和语言风格基本一致。 

  项目的研究初步构建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研究框架,填补了国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的空白,也为党和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加快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社会史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