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理论热点阐释
理论热点阐释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宋月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作  者
宋月红
发表/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04日
学科分类
理论热点阐释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百年潮
PDF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认真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把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关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础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我们党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新中国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证。 

  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部署,逐步建设起新中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很大一部分物质技术基础,特别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领导人民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了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战略上不断完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