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雪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 作 者
- 欧阳雪梅
- 发表/出版时间
- 2022年11月25日
- 学科分类
- 理论热点阐释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发表/出版情况
- 当代中国史研究
- PDF全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编者按]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大会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本刊特邀部分专家、学者撰写了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我们“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这是对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高度概括,突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培根铸魂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这些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突出强调了精神的重要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所提出的:“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他同时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可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又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党中央已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文化建设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解决和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在思想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作用,以最深层次的认同、最根本的自信等定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不断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顶层战略设计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战略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力推进文化实践,亲自主持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等,举旗定向,动员部署,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成为新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旋律。
新时代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凸显了以文“化人”的本质属性,着力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使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崭新的样貌。
坚定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5月,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见文化自信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根脉、本源及发展的历史逻辑,明确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化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增强了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时代感、责任感。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一项根本制度,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做出部署,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不墨守成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勇气,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凝聚共识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时代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新时代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据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为加强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深化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机构改革、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等,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通过教育引导、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融入社会生活,融入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进入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明显成效: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建立了党、国家、军队功勋簿,设立烈士纪念日,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的根本任务,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学习大国建设,彰显了党心民心、国威军威,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4年9月,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构建了当代中国文化理念,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篇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赓续了中华文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印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我国已基本形成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个,农家书屋58万家;互联网上网人数10.32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0.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3%,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加快了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新兴文化业态异军突起,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总之,文化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的文化供给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文化强国,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致力于推动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认同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牢固树立,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重申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并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即:“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报告还明确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人民精神世界需要通过文化建设来构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演进逻辑;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本质上相同,但是更加强调文化的先进性、人民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建设战略部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表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建设必须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铸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欧阳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6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