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理论热点阐释
理论热点阐释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吴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  者
吴超
发表/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10日
学科分类
理论热点阐释
成果类型
发表/出版情况
重庆日报
PDF全文

  ●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新时代十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进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节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现代化发展史上更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不断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系统阐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开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遭遇到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腐朽的封建统治,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造成整个社会的激烈对抗和震荡,起码的社会安定都难以企及,现代化的探索更是举步维艰。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推进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入手,到提出分“两步走”战略,计划到20世纪末,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持续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安排、路径选择、重要原则。中国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开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新时代十年中国式现代化的里程碑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进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节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现代化发展史上更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之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十年,实现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  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到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1.2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十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创立了一套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确保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中国式现代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一直有明确的目标和前瞻性的战略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概括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时代担当,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也为世界上寻求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鲜明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不断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吴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重庆日报》2022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