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论文>>外交史与台港澳研究
外交史与台港澳研究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王巧荣】中国共产党百年国际战略的世界情怀

作  者
王巧荣
发表/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26日
学科分类
外交史
成果类型
学术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史研究
PDF全文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时,《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国际战略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是党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较长时期的国际态势和发展趋势、中国国际地位及其处境等问题的基本分析,是对中国国家利益和国际目标及实现途径的认识与思考,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始终把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为国际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主权独立遭到严重破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生存,一代又一代中国革命先驱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在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00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党的国际战略始终服务于这一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100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使中国从一穷二白、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依据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判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适时调整对外战略,先后提出“三个世界划分”、和平发展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旨归。

  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对亚太乃至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和平事业联系起来,强调:“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1947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提出:“我们和全世界民主力量一道……推翻一切反动派的统治,争取人类永久和平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章程》虽然历经多次修订,但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事务的基本立场。如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立场被写进宪法,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一项基本方针,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己任。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巴以、叙利亚、利比亚、苏丹、南苏丹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中国努力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团结,积极支持联合国依据授权开展斡旋,支持联合国同区域和次区域组织协调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作出贡献”。“自1990年以来,中国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

  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数量名列第一,目前有2200余人在联合国8个任务区执行任务。中国已组建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和300人规模常备维和警队,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中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一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秉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始终关注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谋求发展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目前,141个国家和包括19个联合国机构在内的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提升了国家和地区间互联互通水平,有效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基本依据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顺应人类发展大趋势,科学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历史上,中国就有因没抓住机遇而落后的前车之鉴。比如,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我们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陷入了落后挨打的悲惨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和地区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东风,实现了经济腾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带领全国人民,顺势而为,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始终建立在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特征的深刻把握上。冷战时期,中共中央深刻把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战略竞争的态势,洞察两极对峙格局下其他国际力量主体的战略动向,先后提出“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划分”等理论,为中国制定“一边倒”“一条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提供了决策依据。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中共中央及时做出判断,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重大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2018年6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表现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这是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科学认识全球发展大势、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而做出的重大判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

和平发展、公道正义、互利共赢是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主基调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深信只有和平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人民丰衣足食。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各国的事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去管,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中国始终将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公平公正、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实践。《决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对外工作顶层设计,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战略谋划,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互利共赢原则是对国际关系中零和博弈思维的超越。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唯有互利共赢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一带一路”倡议奏响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决议》指出:中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总目标

  中国共产党坚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始终站在人类正义一边,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付出了积极努力。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了以“雅尔塔体系”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这使它与过去的国际秩序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没有摆脱大国主宰的窠臼,依旧具有强权政治的明显烙印。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立军备竞赛的剧烈进行,冷战的紧张局面,尤其是大国霸权的猖獗,形成为这一体系的最大特点。‘雅尔塔体系’,实质上不过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对峙与争夺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领导人根据亚非拉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要求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同愿望,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1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派出以乔冠华为团长、黄华为副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从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在联合国舞台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紧张对峙的情况下,中国毫不含糊地在国际上多次发表声明,要求美苏两国停止争夺世界,以恢复世界和平与稳定。在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上,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旧的国际格局瓦解,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演变。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进入21世纪后,在继续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进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同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是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是推动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人间正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一大重要特征是具有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历史潮流,把握世界大格局,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以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为出发点和归宿,致力于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