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论文>>文化史研究
文化史研究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王巧荣】浅析回归后香港的国民教育

作  者
王巧荣
发表/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25日
学科分类
文化史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研究所
PDF全文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1]香港同胞曾遭受10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和殖民教育,这对其国民身份认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香港回归祖国以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下简称特区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国民教育活动,增强香港同胞的国民身份认同和对国家的归属感。经过20年的努力,香港同胞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加强国民教育的举措  

  在回归前,相当多的香港同胞国民意识淡薄,尤其青少年普遍对祖国了解不够,这是英国殖民教育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因此,回归后,特区政府积极推进国民教育,致力于增强他们的国民意识。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就职典礼的讲话中说:“由于香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祖国分离,香港同胞往往对国家缺乏了解。在‘一国两制’的新环境下,我们将会有许多机会和充分条件,去认识国家,认识民族;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重新接上中华民族的根,‘一国两制’的事业才能成功。”[2]为此,特区政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国民教育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香港同胞认识国家。1997年9月30日,特区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每天都在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前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10月1日,特区政府举行第一次国庆日官方升国旗仪式。[3]1998年1月,特区政府成立了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以加强在香港及海外推广认识基本法为目的”。[4]2004年4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颁布14周年,特区政府在各区巡回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展”,旨在通过介绍国旗、国徽、国歌的诞生过程及含义,让香港市民对这些象征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有更多了解。[5]2008年4月中旬,香港教育局、国民教育中心等多个机构以“改革开放30年”为主题,开展了上百场国民教育活动,以多种方式向中小学生介绍过去30年国家在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香港教育局教学资源网站还推出专题,提供最新数据,整合现有各科目的相关材料,在网站提供链接,以方便教师讲解及提供教学材料。以此为契机,有关方面还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中国发展单元,让学生系统认识祖国及其发展进程。[6]特区政府还邀请历届奥运冠军代表团到香港举办奥运冠军示范表演,与香港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真情对话活动,激励青年学生学习奥运冠军坚韧不拔的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每次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后,特区政府都邀请航天飞行代表团及交会对接任务代表团到港访问,请航天英雄与香港学生进行座谈,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特区政府还通过举办“认识中国文化活动”、“赤子情、中国心”、“香港领袖生内地培训奖励计划”、“国情教育课程”等系列活动[7],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2004年,为了系统地推广国民教育,特区政府决定成立国民教育专责小组,负责制定推广校外国民教育的策略及计划。[8]2004年10月,国民教育专责小组首次推出“心系家国”电视宣传系列短片。其后四年又分别推出以“志在四方”、“承我薪火”、“共耀中华”及“国家成就”等为主题的短片,[9]旨在加强香港同胞的国民意识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2006年5月,国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其宗旨为“推动国民教育,提高国民意识”。该会是由170多位爱国爱港者本着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共同发起创立的。国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后,开展了多项有利于青少年增加对祖国认识的活动:2007年参与促成中央电视台在香港落地;在港首创“香港青少年寻根之旅”,为青少年提供了别开生面的国民教育平台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感念机会;2015年又组织了“香港青少年饮水思源·东江供水历史追溯团”,为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课题。[10]2009年4月,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在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东公安边防六支队“沙头角模范中队”成立了香港青少年内地教育基地。[11]截至2012年4月,该基地已接待香港中小学师生3000余人次,涉及香港30多所中小学校。[12]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推出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首次访港活动、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国庆万众同欢嘉年华、香港各界青少年万人大巡游及主题晚会等活动,让香港市民更好地了解国家,见证国家的发展与成就,以提高他们的国民意识。2010?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长官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推动国民教育是政府的既定方针”。“教育局会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基本法》的了解,于本学年加强中、小学课程有关《基本法》与‘一国两制’的教学支援,同时编制学习教材套。我们亦建议增加学习《基本法》及相关内容的时数。教育局亦会开发《基本法》试题库,透过学校安排,让学生上网回答问题;学校亦可从试题库下载题目,成为有关科目的试题。教育局会邀请课程发展议会检视中、小学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进一步加强国民教育内容,使这个课题成为独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13]

  香港教育局作为推动德育及国民教育发展的官方机构,积极配合特区政府在教育系统推动国民教育,加深香港青年一代对国家的认识。教育局在1997年10月发表的《九年强迫教育检讨报告》中提出:“公民教育须予加紧推行,加深学生对中国、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中国、香港的感情和关心,让他们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同时不单乐意为香港、更乐意为整个中华民族作出贡献。”[14]2001年,教育局发布了《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该报告将“培养国民身份的认同”作为“德育及公民教育”四项基本内容之一,要求在九年基础教育中加强中国历史的学习;把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编入小学常识科新课程架构下的学习范畴之中;在不同类型中学就读的初中生,均须学习中国历史及文化。在九年基础教育中,应采用中文作为中国历史及文化的教学语言。通过认识各学习领域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例如历史、艺术、科技发展、杰出华人的成就等),培养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15]为落实行政长官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施政报告》中做出的承诺,特区政府“与持份者合作编制小一至中六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课程指引,帮助学生提高品德素养和对国民身分的认同”[16]。2011年5月,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小一到中六)咨询稿》,其内容包括从小一到中六各个年级的课程安排,建议将此科列为必修科。[17]其后,课程发展议会及其辖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参照所征集到的意见对课程安排进行大幅度修订,2012年4月,将修订完成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提交教育局。[18]特区政府计划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尽管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在咨询及推行宣传期间并未成为社会热点。2012年7月,国民教育服务中心(一个由特区政府提供一般赞助的非政府组织。)编订的教师参考材料——《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引发了部分民众“有关洗脑的忧虑”。香港的反对派乘机煽动群众静坐、示威,要求特区政府取消在香港开展国民教育。考虑公众的意见后,特区政府在9月8日宣布:“不会强制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办学团体和学校可自行以专业判断决定是否及如何推行该科(包括推行方式和时间表)”。10月8日,特区政府宣布“正式搁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并表示不会要求学校使用该指引,亦不会以指引作为视学的依据”[19]。2014年10月,特区政府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于四个关键项目的首位。[20]

国民教育的成效及不足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推动国民教育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香港同胞对国民的身份认同有所增强,但国民意识还相当淡薄,近年来还有进一步削弱的迹象。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长期开展了一项电话调查,探讨香港市民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国家认同。该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问及受访者觉得自己是什么人,其中四个选项是:“(1)香港人;(2)中国人;(3)香港人,但都是中国人;以及(4)中国人,但都是香港人”。截至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尽管香港市民的身份认同表现出本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重属性,但总体而言,其国民身份认同比例还是在不断上升。统计显示:选择“香港人,但都是中国人”与“中国人,但都是香港人”这两类的比率均在持续上升,由1996年的47.6%上升到2014年64.3%。2010年之后,香港市民的国民认同感开始有所下降,突出表现是在选择“中国人”这一选项上,1997年最高达32.1%,之后呈逐步下滑的趋势,2014下降至8.9%。调查还问及受访者对于特区徽号(从1996年开始的问卷是调查对“特区区旗”的自豪感和抗拒感,从2006年开始,调查是针对“特区徽号”的自豪感和抗拒感。)、国旗、国歌及解放军的自豪感和抗拒感。调查显示,对于特区徽号、国旗、国歌及解放军的自豪感,基本上从2006年起持续上升,2010年达到最高,分别是39.1%、52.7%、54.8%和33.5%。2010年之后开始下降,2014年分别下降至26.1%、29.5%、31.8%和17.4%。对于特区徽号、国旗、国歌及解放军的抗拒感,2014年则升至香港回归来的最高,分别是7.9%、13.7%、13.9%和26.7%[21]。

  自2008年以来,香港大学开展的民意研究计划(以下简称民研计划)还进行了“市民的身份认同感”调查,结果也大致显示了同样的趋势。2016年6月10~16日,民研计划通过调查人员以随机抽样方式电话访问1007名香港市民,调查显示,“?论以绝对评分或对立比较测试,市民对‘香港人’身分的认同感都没有太大变化。以0至10分绝对评分计,市民对‘香港人’的认同感为7.95分,对‘亚洲人’的认同感为7.58分,对‘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认同感为6.92分,对‘世界公民’的认同感为6.84分,对‘中国人’的认同感为6.59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认同感则为5.63分”。“加入重要性评分,再以0至100分‘身份认同指数’计算(指数愈高,正面感觉愈强),市民对‘香港人’的感觉仍然最强,有76.4分,然后是‘亚洲人’68.1分、‘中华民族一份子’65.5分、‘世界公民’64.1分、‘中国人’62.5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53.6分。‘亚洲人’、‘中华民族一份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三项则是有关指数在2008年开展以来录得的新低”。[22]不过,2016年12月12~15日,民研计划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以绝对评分计,除了对‘世界公民’身分的认同感和重要性评分变化不大外,巿民对其他五项身分的认同感和重要性评分都明显回升。”此次调查仍通过调查人员以随机抽样方式,以电话访问1001名香港市民,“以0至10分绝对评分计,巿民对‘香港人’的认同感为8.09分,对‘亚洲人’的认同感为7.81分,对‘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认同感为7.55分,对‘中国人’的认同感为6.88分,对‘世界公民’的认同感为6.76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认同感则为6.25分。加入重要性评分,再以0至100分的‘身分认同指数’计算(指数愈高,正面感觉愈强),巿民对‘香港人’的感觉仍然最强,有78.8分,然后是‘亚洲人’73.0分、‘中华民族一份子’72.8分、‘中国人’66.6分、‘世界公民’64.5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60.7分”。[2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香港“本土意识”日渐增强。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选择“香港人”的比?,1996~2014年在16.8%~28.8%间起伏,1998年最高为28.8%,2008年为最低16.8%。[21]在英国殖民统治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本土意识”并不十分清晰。20世纪70年代初,“在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日渐成熟的社会制度和不同寻常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香港形成了不同于内地社会的本土文化意识轨迹,表现为一种以地缘情感、集体记忆、历史经验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为特征的本土主义思潮”。[24]作为一种地域意识,香港“本土意识”在表达本土价值理念、塑造身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它又内含香港市民对国家的认识和解读。进入回归过渡期后,为保持回归后对香港的影响,港英当局开展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香港的“本土意识”。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策在香港逐步得到落实,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加强。在内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香港“本土意识”有所淡化。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肆虐香港,不仅危及香港同胞的生命健康,而且使尚未完全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香港经济雪上加霜,通货紧缩,市场萧条,失业率上升至8.7%。为保障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帮助香港经济走出低迷,中央政府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确定了两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个领域的开放措施和实施目标。随后又实施内地居民赴香港‘个人游’政策。这些都为香港摆脱非典冲击、恢复经济增长注入‘强心剂’”。[25]但与此同时也使香港的发展对内地的依赖性有所增强。随着内地与香港交流日趋频繁,在促进相互了解的同时,矛盾、摩擦也逐渐增多,香港“本土意识”也随之逐步增强。2009年后,香港“本土意识”出现激进化、极端化趋向。同年,还爆发了所谓“反高铁运动”。2011年,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陈云出版《香港城邦论》一书,鼓吹“香港本土意识”。[26]2012年,“D&G拍照事

  件”进一步激发香港的“本土意识”。随之所谓“反蝗虫”、“反双非孕妇”、“反水货客”等事件接连出现,矛头直接指向内地居民赴香港“个人游”政策。2014年2月,香港大学学生会刊物《学苑》更是以“香港民族,命运自决”作为封面故事,讨论香港的“本土意识”等。[27]10月,香港发生的非法“占中”事件矛头直接指向《基本法》所确定的普选方式,企图“让激进的反对派人士,让那些对抗中央的、不爱国爱港的人士来执掌行政长官的职位”[28]。2015年以来,香港还发生过多次球迷嘘国歌事件。虽然这些人在香港是少数,但他们对香港青年的影响不可小觑。

国民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对香港同胞的国民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英国对香港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及殖民教育对香港同胞的身份认同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特别是1967年在香港发生的反英抗暴运动使港英当局开始放松其高压统治,同时,港英当局推行新的教育形式,试图从文化上割裂香港和内地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港英当局不支持香港的学校开设中国历史课程,中国历史甚至被编入亚洲历史。例如,在香港小学常识科课程纲要中就没有关于中国历史教育的内容,这就从根本上淡化了香港青少年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强化了殖民色彩。在进入回归过渡期后,港英当局又刻意加强宗主国意识渗透以及英国的制度、文化优越性教育,企图在思想观念上影响青年人,最终达到把香港从祖国分离出去的目的。港英当局推行的殖民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香港市民国家民族意识淡薄,对国民身份认同比较模糊。

  第二,部分香港市民对“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和《基本法》的认识模糊和理解片面。“一国两制”是中央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一国两制”构想,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愿望。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全力支持香港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谋划和推进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时充分发挥香港的作用,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开展交流合作,并对香港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有一些人却刻意曲解“一国两制”的原则,片面地只讲“两制”不讲“一国”,进而引发香港“本土意识”有冒起之势。

  第三,未能对英国的殖民教育加以彻底地批判,这成为制约香港国民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香港回归后,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为打破旧的殖民教育体系和内容、构建新的价值观和增强香港同胞的国民意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时机。但遗憾的是,香港回归后,香港和内地各界对恢复行使主权、洗雪百年耻辱感到欢欣鼓舞,对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基本法》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谈得较多,而对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殖民统治和专制独裁的本质谈得较少。因此,由于香港回归后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质没有得到彻底地揭露,这就为香港的反对派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地美化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这就对香港同胞的国民身份认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为提高香港同胞的国民意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对于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英国100多年殖民统治和殖民教育的影响及香港回归后未能及时对英国的殖民教育加以彻底的批判和揭露等原因,再加上香港回归后部分人对“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基本法》的认识模糊及理解片面,致使香港国民教育的成效还不是十分理想。

[参引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董建华:《追求卓越?共享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行政长官董建华演辞全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人民日报》1997年7月2日。

  [3]《香港回归大事记(1997年)》,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zhuanti/2012-06/19/content_15513001.htm,2012年6月19日。

  [4]《推广特区基本法 香港成立督导委员会》,《人民日报》1998年1月4日。

  [5]《香港举办“国旗、国徽、国歌巡回展”》,《人民日报》2004年4月8日。

  [6]武少民:《认知祖国改革开放30年》,《人民日报》2008年4月19日。

  [7]刘韬:《共创民族复兴伟业——香港同胞融入祖国大家庭》,《人民日报》2007年6月28日。

  [8]《港府决定成立国民教育专责小组?8月初首次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网,http://www.fmprc.gov.cn/ce/cohk/chn/zt/ndhk/t143708.htm,2017年3月5日。

  [9]《香港国民教育新短片国庆播映?调查显示青年多爱国》,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a/ga-stwx/news/2009/09-27/1887865.shtml,2009年9月27日。

  [10]《香港国民教育促进会四大活动推动青少年认识国家》,紫荆网,http://www.zijing.org/2015/1224/675979.shtml,2015年12月24日。

  [11]冯立峰等:《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国情教育基地落户深圳》,《光明日报》2009年4月9日。

  [12]《港在深爱国基地接待师生3千余人次》,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12-04/24/content_3523066.htm,2017年3月2日。

  [13]曾荫权:《二零一零至一一年施政报告:民心我心?同舟共济?繁荣共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网,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10-11/sim/p158.html,2017年3月2日。

  [14]《九年强迫教育检讨报告》,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网,http://www.edb.gov.hk/sc/about-edb/publications-stat/major-reports/consultancy-reports/9-year-compulsory-edu-review-report/ch4.html,2017年3月1日。

  [15]《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网,http://www.edb.gov.hk/sc/curriculum-development/cs-curriculum-doc-report/wf-in-cur/index.html,2017年3月2日。

  [16]《香港2011》,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年报网,http://www.yearbook.gov.hk/2011/sc/index.html,2017年3月2日。

  [17]《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小一到中六)咨询稿》,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网,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moral-national-edu/Draft_MNE_subject_curr_guide_0505_2011.pdf,2017年2月26日。

  [18]《教育局局长接纳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网,http://sc.isd.gov.hk/gb/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04/30/P201204300327.htm,2017年4月2日。

  [19]《香港201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年报网,http://www.yearbook.gov.hk/2012/sc/index.html,2017年3月5日。

  [20]《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网,http://www.edb.gov.hk/sc/curriculum-development/doc-reports/guide-basic-edu-curriculum/index.html,2017年3月2日。

  [21]《香港人的身份与国家认同调查结果(新闻稿)》,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网,http://www.com.cuhk.edu.hk/ccpos/images/news/PressRelease_20141110_Identity.pdf,2017年2月22日。

  [22]《港大民研发放最新香港市民身分认同调查结果(2016年6月21日?新闻公报)》,香港大学民意网,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369.html,2017年3月6日。

  [23]《港大民研发放最新香港市民身分认同调查结果(2016年12月20日?新闻公报)》,香港大学民意网,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415.html,2017年3月6日。

  [24]冯庆想:《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天府新论》2016年第5期。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人民日报》2014年6月11日。

  [26]《环球社评:“港独”荒诞不经,却不可当笑话看》,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115/c1003-26389540.html,2017年3月9日。

  [27]强世功:《认真对待香港本土意识?探索强化国家认同之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5期。

  [28]《解析香港当前政治社会形态?回应“占中”乱象》,人民网,http://ft.people.com.cn/fangtanDetail.do?pid=3391,2017年2月3日。

  [作者简介]王巧荣,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100009。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2期

  [责任编辑:叶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