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论文>>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研究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姚力】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与实践经验

作  者
姚力
发表/出版时间
2024年04月29日
学科分类
社会史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史研究
PDF全文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紧随着“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医药卫生现代化明确了走自己的路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以维护人民健康、推动现代化建设为前进动力,立足国情、坚持卫生工作方针、发挥中医药智慧、锐意改革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最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选择,也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医药卫生;健康中国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医药卫生现代化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条件。刚刚平息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全面部署。这不仅为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机遇,也规划了新任务、增加了新挑战。如何使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再上新台阶,如何将我国传统的医药健康智慧与现代科技文明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发挥医药卫生事业在实现两步走战略中的支撑作用?这些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在深度的历史考察和自我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坚定道路自信、完成历史重托。

一、医药卫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1964年12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党和国家庄严宣布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成为全国人民追求的理想和勤勉工作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医药卫生工作,将其作为国计民生的重点,置于国家整体发展布局的关键位置。新中国成立初期,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健康,而且是一项关系新社会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任务。毛泽东曾多次强调:“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清洁卫生,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这些重要论述成为医药卫生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在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加快提升医药卫生科技现代化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成为医药卫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期间,受极“左”错误路线的干扰,医药卫生工作脱离正常轨道,国家现代化建设遭遇严重挫折。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重新强调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受“文革”破坏最为严重的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率先开启调整政策,恢复秩序,一面深入揭批“四人帮”,一面大力倡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四个现代化”的旗帜再度被高高举起。医药卫生现代化随着不断高涨的现代化建设热潮而提出,而且一面世就明确了“中国式”的定位。

  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左”的政策。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这些思想和论断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知识分子,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更是催促着科技人员投身国家建设,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在会上代表卫生部门发言,提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到本世纪末,使我国整个的医学科学进入当时世界的先进行列。大部分医学科研项目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原有领先项目外,还要有一批新的重要项目居于世界先进地位;在中西医结合和现代医学的某些方面作出我国独创性的成果,以贡献于全人类”。

  1978年6月2日,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1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医药卫生领域的干部职工参加了大会,其规模可谓空前。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和副主席叶剑英分别为大会题词:“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奋斗。”“加强中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保健灭病,强壮人民体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时间,发展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成为医疗卫生界热烈研讨的话题;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追求的新目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行各业纷纷规划现代化发展蓝图,医药卫生现代化概念与实践路径也逐渐具体明晰。

  1979年3月21日至4月2日,全国卫生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着重讨论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医药卫生现代化的问题。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会上指出:“为了适应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我们卫生部门必须把工作着重点及时地转移到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上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会议深刻总结了“文革”留下的沉痛教训,对下一步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做出明确部署,强调“进行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我国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们要搞的医药卫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贯彻卫生工作四大方针,重点放到农村,实行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目前底子尚薄,人口多,而医学遗产又很丰富等的特点,进行医药卫生的现代化建设”。这些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医药卫生工作经验出发做出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党和国家之所以在此时能够做出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道路的正确选择,离不开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与经验,更离不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它是中共中央对“四个现代化”建设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当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面临着“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将是什么样的现代化”“‘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这些严峻问题。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增多,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实际。特别是邓小平1978年10月访问日本、1979年初访问美国后,进一步看到了中国经济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增加危机感的同时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冷静深入的思考。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两天后,他在中央政治局讨论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会上,又把他刚刚提出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在3月30日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他说:“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一个是“底子薄”,另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这里,邓小平对“中国式”的解释,不仅关注了国情,还重点强调了“社会主义”的内涵。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论断,在党的领导层和思想理论界及其他各领域均引发广泛共鸣。医药卫生领域对中国式的医药卫生现代化的定位,既表达了他们对党中央的拥护和支持,也证明了党中央的决策是符合人心、得民意的。改革开放一起步,我们就明确了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反对‘全盘西化’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979年底,邓小平进一步阐发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理念,用“小康之家”来诠释“四个现代化”的中国特色。1980年元旦刚过,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讲话,再次强调20世纪80年代工作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未来20年要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从1980年至1984年,邓小平每年都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目标。

  医药卫生事业紧跟中共中央的总体部署,在“中国式”的路径设计下,不断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大力培养医药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从1978年到1983年,全国仅脱产培训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干部就达158万余人,高等医药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共招收研究生7882人,卫生部先后评选出医药卫生科技成果483项。各级医药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共同肩负起维护人民健康、为国家大战略和总任务服务的历史重任。

二、以“小康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始终坚守“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迈进。医药卫生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医药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紧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以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彰显社会主义属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和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将“为工农兵服务”的立场、“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策略相结合,全面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一直是新中国医药卫生工作的基本准则。

  改革开放后,国家从抓整顿入手,继续贯彻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爱国卫生运动、中西医结合、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与此同时,党和国家也及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卫生工作方针进行了相应调整,相关理念、政策表述愈发精准,引领医药卫生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90年5月,卫生部成立了《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纲要(1991—2000)》起草小组,制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即“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这一方针为我国“八五”期间的卫生工作方针,并补充“同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这一方针将“工农兵”改为“人民”,将“群众运动”改为“全社会参与”,将“团结中西医”改为“中西医并重”,增添了“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彰显了时代色彩,反映出新时期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

  1996年12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联合举办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在讲话中强调,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生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7年1月,这一方针写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五年前“八五”期间的卫生工作方针相比,这一方针将“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为“依靠科技教育”,并进一步指明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二为”方向。这些调整使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更加完备,更加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卫生工作方面思想上的继承性与政策上的连贯性。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卫生健康事业给予高度重视,人民健康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2016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对新形势下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做出新概括:“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六句话继承和延续了以往卫生工作方针的思想精髓,不仅保留了“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原话,而且进一步彰显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表明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这一方针把“以农村为重点”调整为“以基层为重点”,既涵盖农村又包含城镇基层社区,符合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分布的新变化。同时,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贴近人民群众,不断充实基层医药卫生资源、提升服务水平,符合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方针中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对“大健康”思想的具体表达,展现了党和国家站在全局的高度,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决心和力度;方针中增加了“改革创新”“共建共享”的新内容,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这一方针准确把握了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新形势,完整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新主张,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极富改革创新的时代禀赋

  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以此为标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方法来确保这一关系民生的改革稳步进行。医药卫生现代化在改革推动下不断迸发新活力、取得新进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初期以规范看病、控制药费、减轻企业负担为突破口,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统账结合”模式的社会医疗保险探索试验,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并举,一直在持续推进。2003年在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后,党和国家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防控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加快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速度和力度。2009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航。此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中共十八大以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中共中央常抓不懈的工作。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全面部署,直指过往改革遗留的要害问题。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中共十九大做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共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仍然是不能放松的重点任务,是我国医药卫生制度完善和创新的主要路径,其根本指向是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工业革命的产物,被誉为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始终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集中展现了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自信自立、勇于创新的精神。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包括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改革目标,指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统账结合”模式的社会医疗保险探索试验由此开始,并最终成为全国普遍实施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其间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进行试点,并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渐次推广。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从1999年1月开始启动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用一年时间,到年底基本完成这一任务。这一决定的颁布标志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建立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阶段,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把“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

  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不但强化了政府的责任,而且国家补贴与个人缴费相衔接、扩大资金统筹范围等内容也凸显了它的公共服务性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经历20多年的低迷和改革探索之后重新焕发活力。

  2007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7月,《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方向性意见。随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面达95%以上,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2016年,我国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资金管理方面实现“六个统一”,从而提高了效率、增进了公平。2018年,国务院设立了国家医疗保障局,统管全国的医疗保障事业。与此同时,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等一系列相关改革陆续推进,中国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在持续改革中不断完善。

  (三)在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进程中谱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理论体系独特、诊疗经验和手段丰富,且具有费用低、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是祖先留给我们治病保健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提倡尊重中医、发挥中医药智慧、促进中西医团结。中医药事业在继承和发展中有了很大进步。

  改革开放后,从中央到地方重建了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组建学术团体、出版中医药书刊、恢复扩建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特别重视中西医结合并取得很多新进展。

  1982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21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根本大法中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同等地位。依据宪法的这一条款,中共中央书记处对中医药工作提出要求:“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西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1986年12月,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成立,并于1988年5月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领国家中医药事务。随后,《1988—2000年中医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包括到2000年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在内的一系列发展目标。到2011年时,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覆盖了城乡,75.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6.5%的乡镇卫生院、57.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日益壮大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创新的中医药诊疗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中医药摆在了更高的位置,不仅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对中医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从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中医药寄予了更高期望。为此,国家组织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大力推进中医药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及整理工作。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并对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做出全面设计。同年8月,《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全面规划了中医药发展的五年目标。2017年7月,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规定陆续出台,这些规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相配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他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最高规格发布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20条指导性意见。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全面研讨、指导和推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他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医药学对增进人民健康的价值和贡献的基础上,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按照中央要求,全国多个地区陆续召开中医药大会、颁行地方性中医药法规和条例。一些地区还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例如,在《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行动方案》中,提出了该省到2025年中医药发展的具体目标:“创建两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0个省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200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培养50名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和200名基层中医药文化传播骨干,举办3次全省中医药健康科普大赛,开展300次中医药文化科普宣讲活动,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25%左右。”

  各级政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地方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补助资金86.06亿元,年均增长17.32%;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和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2020年2800个医保药品目录中有中成药1374个,占比为49.1%。许多地方中医药事业投入逐年增长,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增速高于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再度凭借其独特的疗法、显著的疗效展示其独有优势。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针对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了28条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明确了实施单位。2022年初,《“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出台。这一规划展示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美好未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探索中由弱到强、发展壮大。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贡献已经被历史所证明,并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表现出更大的作为。

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

  中共二十大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建成健康中国赫然在列。健康中国既是未来社会形貌,也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新中国70多年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建设经验,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

  (一)坚持健康优先,既遵循战略布局又要在行动中开新局

  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是在缺医少药、疫病流行的危机中起步的。尽管当时国家财政困难、科技发展落后、医疗卫生人才匮乏,但党和国家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从毛泽东提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到中共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将其作为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样的使命担当,才有了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拓展。

  1949年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婴儿死亡率是200‰,孕产妇死亡率是1500/10万,属于世界上人口健康状况较差的国家之一。1957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57岁,1981年提升到的67.8岁,远远高于1980—1985年世界平均59.5岁的水平。婴儿死亡率1980年时降低到42‰,大大低于同期世界平均67‰的水平。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医药卫生工作的巨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更多地依靠普及基础医疗,最大限度地增强医药卫生的普惠价值。

  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之难,超乎想象。”同期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很多国家面临突围的困境不得不半途而废。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迎难而上,始终不改初心,医药卫生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人民健康状况快速提升。2010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降为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为15.6‰。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把维护与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我国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小康与全民健康同频共振。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卫生健康事业各项指标持续优化:2021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5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3.08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79人。全年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75593.6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20718.5亿元,占27.4%;社会卫生支出33920.3亿元,占44.9%;个人卫生支出20954.8亿元,占27.7%。人均卫生总费用5348.1元,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6.5%。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0‰,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的健康水平能够持续在高位增长,既源于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又得益于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调动全社会各种有利于人民健康的因素和力量,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问题为导向,既洞察困境又要在解困中谋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突出问题是“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效率较低”。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正是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的,而它之所以方向坚定、步伐稳健,也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认识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十分缓慢,有的学科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原来领先的科研项目,有的落后了;原来有差距的项目,差距拉大了……我国医学科学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通过对这一情况的分析不难看出,“卫生工作存在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医药卫生队伍的技术水平低,领导水平低,工作效率低,与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很不相适应;二是许多地区疾病多,发病率高,卫生状况不好”。对现实困境的精准把握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必要前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扭住要害,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也决不止步不前。“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曾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此,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把构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放在首位,在建设中一直坚持将“广覆盖”“保基本”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主要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全面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使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以健康为抓手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境况,进而实现脱贫,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减贫事业的成功范例。可以说,没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解困之道,就没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这说明,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更加复杂,而我们的医药卫生事业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服务质量和能力还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需求,这些都为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新的目标。令人欣喜的是,中共二十大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开展行动,瞄准问题、主动出击。2023年出台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多角度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与此同时,在全国医药卫生领域开展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多方面多举措提升患者就医整体体验。这些新措施和新实践,为全面提高医药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从国情出发,既走自己的路又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穷国办大卫生”是我国长期面对的挑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贯穿在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全过程。无论是牛胰岛素的研制,还是青蒿素的发明,都浸透着中国科技工作者辛勤攻关的汗水;无论是消灭疟疾、脊髓灰质炎,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都源于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忘我工作。

  自强自立、开放包容、锐意创新是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实践的一个重要启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之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在合作化运动中自发创办的一种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采取“三土”(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办法,由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提供“一根针、一把草”的服务,初步解决了农民群众的看病吃药问题。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0多万人,生产队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5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基本建立起了卫生院。1976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太平洋委员会第27届会议”和“世界卫生组织太平洋基层卫生保健工作会议”上,被誉为“合作医疗之父”的赤脚医生覃祥官,用半天时间作了题为《中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报告,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并回答了世界各国卫生部长和记者们的提问。他们感叹“中国农村人口这么多,居然能够做到看病吃药不花钱,真是人间奇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国家资助并实施的疾病预防战略,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誉。1969年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因其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不仅在国内风靡一时,而且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发行,使各国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从中获益。中国的卫生革命在强壮中国人民的同时也具有了世界意义。

  “预防为主”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领导医药卫生工作始终不变的方针,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上医治未病”的思想,今天关口前移、以防为先、防治结合还是现代公共卫生的重要原则。在古为今用的价值取向引领下,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高度契合,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源泉。围绕人民健康,我们还要把“洋为中用”作为发展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人民健康的先进技术。因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健康中国之道,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式的现代化”从提出时起就是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这一理念探讨的是一个开放的中国怎样在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中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这条道路,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它的成就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不仅为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提供了健康基石,而且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积蓄了强大的人力资本;它的经验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选择,也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现代化之路。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中国式医药卫生现代化的快速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既是完成这一中心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核心内容和重要助力。

  [作者简介]姚力,法学博士,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医疗卫生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1&ZD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2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