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研究述评
- 作 者
- 李夏
- 发表/出版时间
- 2023年11月17日
- 学科分类
- 政治史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发表/出版情况
- 当代中国史研究
- PDF全文
[摘要]202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研究,既密切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学术议题,也集中关注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国防与军队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接管与政权建设、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等政治史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政治史研究的前沿视角有政治概念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研究、毛泽东著作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妇女解放与家国关系研究等,持续为政治史研究带来新意与活力。今后继续推进学科建设,既要深化对大历史观的认识,也需要学界在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政治史;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建设;改革开放;述评
[作者简介]李夏,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202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以下简称政治史)研究有如下亮点:一是学界通过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回应了重要理论问题,许多学者从政治史研究视角切入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等综合性、整体性重要学术议题,展现了政治史研究路径的独特优势。二是政治制度史研究、政治人物研究、国防与军事史研究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接管与政权建设、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等热点问题研究取得进展。三是新意迭出,政治概念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研究、毛泽东著作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妇女解放与家国关系研究等前沿视角逐渐兴起,展现了政治史研究较强的创新性与生命力。本文围绕政治史研究的重点、热点与前沿,对研究成果择要进行述评,尽可能呈现政治史研究的整体面貌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政治史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
一、重要学术议题
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等,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学术议题,这些学术议题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既是政治史研究的重点,也受到政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多个学科的关注。
(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中共二十大报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进一步促进了政治史学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这些研究通过政治史视角下的梳理,推进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政治维度的认知。
在政治史视角下开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应首先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内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内涵与政治意蕴,学界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统一战线等政治内涵,其中最受学界关注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政治。尤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等方面有一些代表性成果。例如,王建华从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视角,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唐皇凤研究了政党主导型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都体现出政党主导的特征。徐理响等则从统一战线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团结政治,梳理了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如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针对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联,2022年召开的“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进行了集中讨论,有学者认为统一战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特色和优势,还有学者指出协商民主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源泉与动力支撑。
上述研究成果,发挥了政治史研究在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上的优势,也体现了政治史研究从历史视野进行梳理考察的优势。今后要继续推进政治史视角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重点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内涵。学界关于新时代在政治方面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研究,也有助于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内涵。政治史研究应充分发挥历史视角的优势,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二)党的建设研究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将政治建设置于党的建设的统领与首要地位,因此关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成就与经验的研究成果丰硕。李正华、穆兆勇等围绕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丰富了对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阐释,对政治史学科从长时段大历史视野研究党的建设史也具有参考价值。
从政治史视角对党的建设展开的研究,还集中于党的自我革命这一议题,主要研究角度包括党内监督、纪律建设、反对官僚主义等。张桂林对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公权力监督思想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公权力监督思想主题,并分析了公权力监督思想的演进逻辑。向杨从人事制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分析了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的演变与纪委书记职位的特点。周思睿梳理和分析了1949—1953年中国共产党对官僚主义成因的认识。这些研究从历史视角出发,围绕政治思想与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了政治史的研究路径。
整风运动是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种形式。常利兵从群众路线的角度,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整风运动中不断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重申群众路线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问题的重要性,重新构造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一研究推进了学界对群众路线的认知,也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是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以政治史视角对党的建设的研究中,学者往往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地位,从党治国理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视野对党的建设进行分析。例如,有学者认为,应当从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角度来理解党的公权力监督思想;有学者认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实施、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服务;还有学者认为,在整风运动研究中要探析中国共产党如何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进行自身建设。总之,在党的建设研究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政治史学者的共识。这一认识,既体现了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主流本质的准确把握,也使党的建设研究更为立体和深入。
(三)改革开放研究
学界在政治史视角下对改革开放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原因、主题与本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重要会议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确立、完善和发展的。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姜淑萍等认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了基本思路和原则:一是明确制度和方法的区别;二是明确制度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三是明确制度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齐卫平研究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论述了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理阐释,也为学界深化对邓小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界对改革开放原因、主题与本质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新进展。如关海庭对中国共产党成功启动改革开放的政治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宗旨的坚持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是基本的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具备了强大领导能力,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则对改革启动产生了直接影响。谢迪斌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书写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原则下的贯通性叙事、主题性叙事和本质性叙事,他强调,改革开放的历史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研究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提供了借鉴。
总的来说,政治史视角下的改革开放研究,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反映了学界对改革开放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关注。改革开放初期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等内容,长期以来是学界的研究重点,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史研究中,通过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事件对历史转折进行透视,仍然是主要的研究取向。
二、主要研究领域
政治制度史、政治人物、国防与军事史是政治史研究中的主要领域,2022年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上述领域中,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资料建设上的进展与学界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注,也将继续促进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发展。
(一)政治制度史研究
政治制度史的资料建设取得进展,金冲及主编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精选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2022年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前三编。第三编收入1949—1978年的重要文献,共16卷92册,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等以政治制度为主题的卷目,是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从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的分布来看,学界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研究时间段上,学界更为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政治制度的建设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研究中,学界的关注重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与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时代的发展等。第一次全国普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韩同友等对江苏基层普选中选举权审查的偏向与纠正进行了研究,赵连稳等梳理了从各界代表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演进过程。刘松山、刘维芳从人大组织和立法过程的角度对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万其刚总结了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重大创新成果,钟金燕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时代的坚持和完善进行了论述。这些成果既有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整体研究,又有对具体职能与特定历史实践的研究,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运行机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面,学界重点关注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张青红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制度建设、实践运作进行了分析。马岭认为,1949—1954年的宪法形式是由《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政协组织法》和一系列宪法性文件构成的多文本成文宪法。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研究,长期以来是学界的热点,这使政协制度史研究一直有较强的生命力。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界研究热点与重点,沈雁昕等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段世雄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问题的解决,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制度设计、建制设立和人事安排上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做到了“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刘鹤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西南民族民间武装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又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特点。谭世圆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组织少数民族参观活动是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象征。这些研究通过聚焦于民族地区进行具体考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
总的来说,在关于各项政治制度的历史研究中,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史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中共二十大关于“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的论断进一步加强了学界对基层民主的关注,也将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史的研究。
(二)政治人物研究
在政治人物研究中,学界进一步梳理分析了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如聂文婷以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为中心,梳理分析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矛盾的论述,总结了毛泽东归纳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马慧怡以刘少奇1959年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学习讨论会上的发言为中心,梳理了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和目的、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论原则等问题的观点。2022年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毛泽东论坛”汇集了近百位学者从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奠基性贡献、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毛泽东关于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内涵等角度进行研讨的成果。
在以邓小平为中心的研究中,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为基础对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进行考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史会景梳理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和思考;王义平考察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农村治理实践,认为邓小平西南农村治理探索实践经验对新时代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等等。张金才论述了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此前中央工作会议上发挥的关键作用,梳理了邓小平在提出会议主题、引导会议进程、发表主题讲话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另外,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30周年,有学者把邓小平南方谈话分别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个维度中加以考察,总结了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围绕政治人物的政治史研究中,学界通过梳理分析重要政治人物的思想与实践,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等主题进行了探讨,既体现了政治史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也反映了学界通过历史研究回应时代议题的努力。
(三)国防与军事史研究
国防与军事史研究领域,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军兵种的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军队的整顿改革等方面。
在军兵种建设方面,研究成果集中于对军兵种建设的历史梳理与对军队领导体制的研究。如贺雪娇等围绕1949—1960年苏联援助中国陆军建设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陆军建设始终坚持立足自主发展为主、寻求外援为辅的方针。贺怀锴对1949—1956年炮兵的建设历程进行了梳理,并论述了炮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姬文波梳理了1959—1966年公安部队的领导体制和名称的变动,从体制和编制方面对武警(公安)部队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安部队的各项建设必须既要服从公安保卫任务的需要,又必须按照军事部队的要求进行建设。
在国防建设方面,对边防与海防的研究均得到了学者的重视。在边防研究方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直是学界的研究重点,姚勇对新疆兵团边境团场创建的背景与过程进行了梳理,论述了边境团场的作用。在海防研究方面,唐明胜对浙东前线的海防斗争进行了历史梳理,认为1949—1955年间浙东的海防斗争在当代中国海防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军队改革对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军队的整顿与改革历程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如于化民对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军队整顿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军队整顿取得的成果,认为这次整顿开启了新时期军队全面改革的先河。聂文婷从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组织形态、政策制度体系、军民融合等方面,论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成就与启示。这些研究总结了军队整顿与改革的经验,深化了军队建设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三、热点问题
政治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接管与政权建设、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等。相关研究成果既体现了对传统研究范式的延续发展,也有对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接管与政权建设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接管与政权建设、干部南下等历史过程密切相关,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关于城市接管与政权建设的研究已有丰富成果,连文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学术述评,通过梳理城市接管、群众运动、干部队伍、基层社会组织等角度的研究,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研究的总体概况。何志明通过考察20世纪50年代晋绥南下干部对成都的接管与改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过程。左方敏等以皖南为中心考察了1949年接管政权的情况。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接管、政权建设等是学术积累较为深厚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较为清晰的问题意识,也展现了地域史等研究取向。
(二)土地改革研究
在土地改革研究的成果中,虽然学者的研究视角各有不同,但均将土地改革的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实证研究对土地改革的深层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也有学者针对土地改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专门探讨,促进了研究进一步深化。如李灏哲等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关注了农民流动与土地改革之间的关系,认为土地改革使众多农民从流动转向定居,国家也得以重建与农民的政治联系,并通过各类新型组织强化了乡村社会治理。何志明从干部的角度考察了土地改革,认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改工作队起到了培养乡村干部的作用,农民不仅在经济上“翻身”,还在政治上“翻身”,“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核心”。满永针对土地改革研究的拓展方向提出,学界在关注土地改革的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时,应关注土地改革在社会文化层面造成的影响,拓宽土地改革史研究的视野。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的拓展方向,将进一步深化学界对土地改革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认识。
(三)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研究
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学界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党史宣传与爱国主义教育。在《党史研究与教学》组织的笔谈中,周龙燕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宣传党史的紧迫性,梳理了全国的党史学习宣传情况;钱崇君总结了宣讲中共党史的多种措施。此外,也有学者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的党史学习运动与北京市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政治动员的研究中,对国庆纪念的研究是一项热点。如王倩从政治仪式的角度,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活动的过程,强调国庆仪式实现了政治动员、达成了政治共识。周游总结了国庆纪念中体现的国家认同,并梳理了国庆纪念中进行民众动员的方式。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也受到学界关注,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的研究中,许多研究的模式较为相似,即介绍背景、梳理举措、总结成效。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较为相似的情况下,如何在研究角度与材料使用上避免重复性、体现创新性,应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四、研究前沿
在政治史研究中,近年来兴起的一些研究思路具有创新性,如政治概念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研究、毛泽东著作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妇女解放与家国关系研究等。学者们选取这些视角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影响力逐渐增强,反映了政治史研究的前沿。
(一)政治概念史研究
概念史研究是史学界较为流行的研究范式,但学界以往的概念史研究主要集中于近现代史范畴。近年来,概念史研究方法对政治史研究的影响逐渐增强,2022年学界的研究涵盖了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一系列重要政治概念。
“中华民族”概念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如周竞红研究了“中国民族”“中华民族”两个词汇在党的重要历史文献中使用频度的变迁,认为起初两词并用,但“中华民族”一词影响力日益提升,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逐步取代“中国民族”成为核心词,百年来“中华民族”词语演进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并取得丰富成果的进程。励轩围绕“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翻译及其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对概念的翻译中体现了对现代国家建设的看法,中国共产党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在翻译上既要突出中华民族代表中国全体国民,也要强调各民族具有民族地位。
对于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关键概念,一些学者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概念进行了考察,探讨了这些政治概念的来源、历史演变及其特征等。
中共十八大以来强调的一些政治概念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如柳宝军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出现“组织力”的概念,他围绕“组织力”概念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考察。冷兆松认为“,政治站位”是近年来重要的政治话语概念之一,他强调,通过对关键政治话语概念的探讨,能够从微观视角拓展新时代政治史研究。
围绕政治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郭若平论述了中共政治概念史研究与中共政治思想史研究之间的关系,认为可以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问题域中观察政治概念的生成、定型、变迁及其语义更新。这一论述强调了思想史视角在政治概念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对政治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
总之,学界对政治概念史的研究有三个共同特点:以概念研究为切入点,从不同侧面透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研究中注重概念的政治性,有学者强调政治概念反映了政治理念,有学者强调政治概念具有历史与政治双重特性,要注重理解概念的政治内涵;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对政治概念史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研究
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研究中,有学者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进行分析。朱佳木指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叙述历史的过程更加突出主线主流,对待存在的问题更多地采用正面表述的方式。齐卫平指出,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叙事方式是对党犯各种错误的经过、特征、原因做深入的论述,以期分辨是非;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既坚持了邓小平提出的“宜粗不宜细”的历史叙事原则,又体现了粗中见细的重点叙事特点;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全景式叙事。陈金龙对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叙史方法做了概括,并建议拓展对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叙史方法的研究。
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于2022年出版,这是一部权威党史著作。有学者指出,中共党史有革命史叙事、现代化叙事等多种方式。近年来,民族复兴叙事方式逐渐兴起,《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运用民族复兴叙事方式的权威著作,为学界建立民族复兴新叙事奠定了基础。
有学者通过分析《毛泽东选集》的著作编排体例,认为《毛泽东选集》的内容是以毛泽东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叙事,强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塑民众历史思想的诉求下,此种历史叙事经《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两种权威著述吸纳、完善,权威的革命史叙事成为新政权形塑新人、巩固执政正当性的基础思想资源。
总之,学者强调的“历史叙事成为中共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体现了历史叙事研究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将促进历史叙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也为历史叙事研究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三)毛泽东著作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在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历史研究中,学界传统的研究视角是对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的著作文本进行研究,而近年来对毛泽东著作传播与影响的研究视野更为广阔,不仅仅局限于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与文本,而是通过考察毛泽东著作的传播与影响,对新中国政治史进行审视。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邬国义、赵诺等学者对毛泽东讲话的研究。邬国义通过分析毛泽东《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与《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两文于1939年最初发表、1949年重新发表、20世纪50年代收入《毛泽东选集》等数次修改与传播的情况,梳理分析了毛泽东著作经典化的过程。赵诺等研究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传播过程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运用情况。上述研究以毛泽东著作的传播与影响作为线索,将研究范围延伸到较长的历史时期,提供了观察与透视长时段政治史的独特角度。
(四)妇女解放与家国关系研究
在政治史研究中,新中国的妇女解放、家庭与国家关系受到学界关注。《婚姻法》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张华认为,1950年《婚姻法》通过确立“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建设目标,理顺了家庭在新社会中的位置,新家庭建设不仅理顺了个人、家庭、国家之间的关系,完成了近代个人—家—国连续体的重构任务,而且对于重新理解妇女解放有重要启示。
对于妇女解放与国家建构之间的联系,学者进行了创新性解读。尹红群等在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中强调,妇女解放是在国家建构的语境中展开的,当厂矿和政府部门成为男性化的组织机构时,家庭、街道成为妇女的主场,管理家庭的妇女延伸为街道的管理者,凝结在“治街如治家”的表述中。丛小平认为,妇女在婚姻上的自主、国家在国际社会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的斗争是同步的,因此,妇女的自主和国家的自主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带动了妇女与家庭和国家关系的联动性变革。
总之,这种研究取向的优势在于,在对法律与基层治理等问题的研究中引入妇女解放与家国关系的视角,是一种“全景式的研究”,采用更广阔的总体史的视域对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进行了超越与吸纳。这也是政治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五、对2022年政治史研究的思考
2022年的政治史研究成果显著,重点、热点较为突出,体现了政治史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建设、改革开放、政治制度、国防与军队建设等主题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索,也反映了政治史研究的学科特点与优势。今后,政治史学科建设仍需要学界在研究理论与方法、学术规范等方面共同努力。
(一)运用大历史观,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习近平在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要“牢牢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这一要求是政治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政治史研究的发展方向。2022年的政治史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界从政治史角度对国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把握。
具体来说,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内涵的剖析,以及从政治史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透视,深化了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认知。在从政治史视角进行的党的建设研究中,学界从政治思想与制度等方面围绕党的自我革命与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考察,其共同特点是在党的建设研究中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视角,强调党在中国政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从政治史视角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中,学界既从大历史观的视野论述了改革开放的原因、主题、本质,又通过细致的史实梳理,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政治史学科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前提下进行历史研究的学科优势。
今后推进政治史研究,要不断深化对大历史观的认识和运用。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与政治史关系密切,有学者指出,大历史观的“核心议题是党和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政党和国家这一最重要的政治范畴,首要的指向恰恰是政治史”。大历史观对政治史研究的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古代史到当代史的延续性,即中国政治传统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汪仕凯认为,当代中国国家的形成史,内在地包含了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三千年中国政治传统以及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线索。二是从近代史到当代史的延续性。杨凤城强调,要从近代史的视野来看新中国单一制国家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构和行稳致远。丛小平通过在研究中贯通近代史与当代史,探索了“中国革命的延续性”。三是政治制度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延续性。杨凤城指出,改革开放前奠定的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既有延续性继承性,也是改革的对象和内容之一,是在基本架构内基本原则下的自我健全和完善。
(二)明确政治史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优势,推进学科建设
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事件等是政治史研究的重点。这些内容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对象,近年来历史政治学、历史社会学等研究视角的兴起,也为学界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在这一趋势下,如何保持政治史学科的特色并发挥政治史学科研究方法的优势,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治史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应该体现在研究视野、研究的理论基础、史学研究方法这三者的结合中。大历史观的研究视野、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过程的整体把握以及扎实的史学方法与史料,是政治史研究的基础。
回顾2022年的政治史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高质量的政治史研究成果往往具备“以小见大”的特点,既对史料进行了详细爬梳,又通过研究回答了理论问题。例如,在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中,学者通过历史梳理深化了对改革开放的理论认识;在对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学界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知不断深入;在对政治概念使用与演变的研究中,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的研究中,透视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
在政治史学科建设上,学界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上继续努力:一是加强对政治史学科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反思。目前,与政治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现状不相称的是,学界围绕政治史学科研究方法的成果还很少,在这方面,既需要学习党史国史中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研究方法的论述,也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史对研究方法的论述与反思。例如,侯旭东对古代政治史的反思与邓小南对古代制度史的论述有一定的启发性。二是加强对政治史学科中各个研究领域与研究专题的学术述评。连文妹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研究的述评与满永对土地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是较有代表性的高质量学术述评,对学界研究相关问题具有促进作用。三是提高政治史研究的学术规范性。辛逸等在《2021年党史国史研究新进展》中指出,学界的一些研究存在学术史梳理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注重在研究中加强学术对话,以促进政治史研究学术体系的建设。
总之,在2022年的政治史研究中,学界的问题意识较为明确,研究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建设得到稳步推进。不断积累的政治史研究成果,反映出学界对重要理论问题、历史问题的关注,也展示了通过政治史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的可行路径。在研究主题上,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中心的研究将是政治史研究的重点;在研究时间段上,贯通新中国成立前后、贯通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将成为趋势;在研究视角上,政治概念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研究等将为政治史研究带来活力。政治史研究大有可为。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5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