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综合研究
历年成果

【李文】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  者
李文
发表/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28日
学科分类
综合研究
成果类型
综述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史研究
PDF全文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于8月27-28日在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主办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主持开幕式并作大会发言。大会发言的还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国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李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国史学会顾问沙建孙,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史学会原会长李文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于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史学会副会长王炳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采取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探讨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60年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新中国基本制度、重要政策、重大事件以及各领域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现将会议论文和发言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及其基本认识
  作为20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但结束了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为此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以及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根本前提。这是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提出的基本认识。沙建孙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张海鹏结合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近代国际环境和民族危机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中国长期存在的大同理想的传统文化、西方和东方典型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当今国内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等方面,说明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李文海通过回顾和展望建国前后200年间六个相互关联的历史阶段的最基本特征,证明中国从民族沉沦走向民族复兴,必须选择革命的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李光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论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也因成功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成为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核心力量这样一条重要结论。金延峰(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也提出了与上述一致的认识,并且强调不断创新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此外,曹长盛(北京大学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人民解放的新道路、民族独立的新高涨三个方面,阐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国际共运史上的重要意义;李久林(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张宏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分别依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论述了新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具体表现。
  二、关于新中国60年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和对建国初期历史的评价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自己的60年。在这60年中,如果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前后两个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时间。如何认识这两个30年的关系,不仅决定着对新中国60年的整体评价,而且取决于和影响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朱佳木在发言中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本质上它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的国际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必要准备,后30年我们党在基本理论、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意识形态工作、国际战略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实现了对前30年的巨大超越,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完善和发展,两个阶段共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既有后30年对前30年的发展,也有后30年对前30年的继承,离开其中任何一个30年,这条道路都不可能是完整的。
  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值得我们深思的理论问题, 史学研究需要针对这些理论问题展开学术争鸣。比如如何评价建国初期的历史,学术界就有不同看法,有的对社会主义改造持否定态度,有的通过肯定改革开放后的30年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30年。李正华(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从建立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并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营造了团结向上的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对新中国头七年的历史做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争论较大的问题。陈娆(佳木斯大学教授)界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分析了毛泽东改变原来设想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并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复归。
  三、关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沙建孙基于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分析了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揭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所具有的极大优越性。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田居俭研究员回顾了中共四代领导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治国方略;李格研究员阐述了从“政治协商会议”到“新政协”、从“新政协”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19491954年共同纲领时期的人民政协再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性质和组织的变化。关于近来备受关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陈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审)借助丰富的史料,系统梳理了这一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概括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后所取得的成就;宋月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集中探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效能;马宝妮(宁夏社会科学院国史研究所)具体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成功实践;张瑜(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编审)系统梳理了新中国60年来国家在扶持少数民族教育方面所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李捷在发言中提出,就新中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而言,民族自治是主流,还是民族融合是主流?需要重新探讨和思考。
  此外,祝念峰(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和郭根山(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论述了这一制度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专门对科学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历史必然性进行了阐释。
  四、关于执政党建设和重要领导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不仅关系到其执政地位的稳固,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能否顺利进行。韩振峰(河北大学教授)和纪淑云(河北大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程,详尽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理论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先进性建设的十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反腐倡廉最为紧迫。吴美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六大方面历史经验的归纳整理,揭示出60年来中国共产党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仝华(北京大学教授)则从高度警惕并决不姑息腐化对党和政权的侵蚀、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并正确引导群众进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反腐教育三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反”、“五反”运动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
  新中国60年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分析和总结重要领导人的治国思想和方略不仅是对建国以来基本经验和基本认识的丰富和深入,也是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重要领导人当中,本次会议有关毛泽东的治国思想、方略和贡献的研究居多,梁柱(北京大学原副校长)阐述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三大贡献: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并通过实际的步骤加以实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领导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以苏联的经验鉴戒,提出现在要进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李捷在发言中指出: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一个党的执政地位,以及东方大国的国际地位,这些都是毛泽东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这些贡献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筚路蓝缕、开基立业。李久林则就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实践作了专题阐述,评价了其对国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
  除了对毛泽东的研究外,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张金才副研究员借助新出版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等历史文献,系统说明了刘少奇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酝酿、起草、通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原了一些过去不甚清楚的史实;陈东林研究员探讨了邓小平和陈云这两位为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人结成的“和而不同、相辅相成” 的领导机制,并对二者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程中原研究员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说明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这段时间邓小平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呈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叶剑英国庆30周年讲话、《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历史文献中所蕴含的以往为学术界所忽略的历史细节。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则集中探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对于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借鉴意义,说明了邓小平评价苏联模式所采取的客观态度,并在发言中介绍了俄罗斯对苏联历史、苏联人物、苏联重大事件评价的最新进展。
  五、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新中国60年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建设成就和经验是本次会议的一大议题。由于摆脱贫困、强国富民一直是近现代中国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所以有关60年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讨论最为丰富多样。武力(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通过梳理中国60年来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且相互作用的历史脉络,揭示出中国的每一次体制变动都是围绕着经济发展这个主线而展开的,但是每次变动的结果却并不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有时制度变革脱离了国情、脱离了经济发展阶段。董志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也从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整体梳理中,得出中国60年都在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不懈追求的结论,并且阐述了中国为此所取得的成就。
  “三农”问题是讨论60年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龚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以丰富的数据,在多方面概括总结新中国60年农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的同时,强调新中国前30年和后30年共同构筑了一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这个与会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上,龚云坚持农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左鹏(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通过分析比较小岗村和南街村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模式,提出渐次实现农业的“两个飞跃”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证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需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村庄权威和好的带头人。此外,王丹莉(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通过整理和分析建国以来各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揭示出新中国60年来农民税费负担的变化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与工业化的关系,主张以制度性的手段弥补农民在工业化初期所承受的损失。作为国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三农”问题的史学研究也应力求视角和方法的创新。行龙(山西大学教授)通过考察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时期推行的互助组到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结束的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呼吁应以“自下而上”的社会史视角来研究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即从农村和农民的角度,从“理解的同情”出发,站在地下看天上,站在地方看中央,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整体地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财政的重要性不亚于农业,中国大政府主导下的改革和发展模式促使财政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历来关注的热点。赵云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梳理了新中国60年来国家财政收支水平 、结构和制度的变化,展现了财政转型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财政平衡观。但是面对近20年来财政收支持续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增长、而民生问题却没有得到同步改善的尴尬现状,学者们在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面对当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问题本应成为本次会议研讨的一个热点。但遗憾的是相关文章只有两篇,一篇是吴景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制度变迁的考察,另一篇是钟瑛(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对1990-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发育、发展的历史所作的分析。钟瑛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一种体制性的任务,其市场化程度必然是滞后的,这是造成中国股票市场特殊性的重要原因。
  六、关于新中国的社会和民生
  有关新中国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努力,本次会议从国史研究应当服务于现实的需要出发,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和难点展开了讨论。王真(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教授)通过分析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消除了导致社会对立、产生社会不和谐的制度根源,为社会和谐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实现社会稳定,在惩治贪污腐败中密切党群关系,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加强党风建设中增强党和国家凝聚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科学发展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把共同富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导向,把保障民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把反腐倡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信访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政治制度,也是在解决公民权益问题方面面临颇多困惑的一项制度。吴超(当代中国研究所)对信访制度6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信访制度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信访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审视新中国60年的人口问题不能不提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李文(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审)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人口政策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中国实行强制性的节制生育政策的必要性。他还指出计划生育与改革开放不但是同步实施的,也是互为因果的,评价新时期的历史性成就要将两种再生产放在一起来看。在社会发展中,妇女的作用居功至伟。刘维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运用新旧中国对比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以及特殊权益的保障方面,阐明了新中国60年来妇女地位的历史性巨变,同时也指出中国妇女在参政议政、就业、受教育、特殊权益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扶贫和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王瑞芳研究员从新中国扶贫工作的起步——救济扶贫,到改革开放后扶贫攻坚大见成效——“输血”与“造血”结合的历程,对新中国60年来举世瞩目的扶贫成就与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姚力副研究员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后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历史辨析,认为传统医疗保障制度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单位自保”是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的关键环节,对医疗改革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
  此外,北京大学的康沛竹教授围绕建国以来各种灾害的特点及相关社会因素、防灾救灾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家防灾救灾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民族精神的弘扬等方面,概括总结了新中国60年来防灾救灾的成就与经验;王玥教授则通过大量的史料,对新中国60年禁毒斗争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考察,为从史学视角了解有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七、关于新中国的意识形态、文化和宗教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的争论一向少有平静,尤其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各种思潮和文化叠涌碰撞,学术争鸣此起彼伏。吴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历史实践中提炼出若干基本经验,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王炳林通过分析建国60年来思想争鸣的缘起和启示,认为思想争鸣引发的观念碰撞有利于思想解放,应倍加珍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正确处理思想多样性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对待“异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思想争鸣不能影响大胆试验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描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两大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在认知和主张上所经历的转变过程,以及在其领导下中国的主导文化、文化格局的变迁,表明随着中国共产党以日益开放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建设,一个追求并实践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时代逐渐呈现出来。刘国新(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则通过对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文化建设60年来所发挥的解放思想、动员人民、引领时代风尚的作用。
  当代中国宗教问题也是研究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内容。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充实与贯彻、宗教革新政策的制定与宗教革新运动的推进、宗教统一战线政策的完善与深化三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宗教政策,对建国初期处理宗教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也作了说明。卓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考察了当代中国“五大宗教”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联和互动,并对目前出现的“教外有教,教内有派”的新走向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八、关于新中国的外交、统战、国防以及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外交方面的相关论题是本次会议讨论的又一个热点,共有四篇论文专题进行了探讨。于沛通过回顾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说明和平发展是中国发展道路最突出的特点;郑启荣(外交学院教授)也着重考察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该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贯彻执行情况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深化。丁明(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通过梳理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历史脉络,论证了新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变”与“不变”。其中,“不变”指的就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宫力(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则通过梳理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实践的发展,强调了坚定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理念。学者们对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外交政策的共同关注和肯定,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和巨大成功。
  如果说新中国外交方面的努力是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一战线的建设则是为新中国的发展积聚最大的内部力量,其相关论题也是国史研究的对象。郑彦卿(宁夏社会科学院国史研究所)从总体上探讨了新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与历史作用;而任贵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审)则具体考察了统一战线中海外华侨华人这部分群体在改革开放前后对祖国建设、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对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得失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新中国成立时,就把建立强大的国防作为两件大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德学(军事科学院少将、研究员)回顾了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光辉历程,指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是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是在极为薄弱的基础上进行的;经历了上升─下滑─再上升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解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认为从中可以得出这样几条启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首先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跟踪世界军事发展形势并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张星星(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也在发言中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绝对领导的重要性,认为新中国6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绝对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
  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李松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分三个时期勾勒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的脉络,归纳了各个时期对台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并对两岸关系的最新进展、发展走向作了阐述。罗燕明(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通过分析香港回归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说明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并反思了香港回归后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以上阐述中不难看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观点上,与会学者通过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在基本认识和基本经验上取得了高度一致;二是在内容上,针对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和学术界争论较大的问题进行史学视角的研究,既尊重历史,又服务于现实,既追求借助历史文献还原历史的真实与细节,又希望通过历史的思考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提供新的启示;三是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不仅将考察的对象置于一国之内进行历史分析,还能将当代中国史置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化的背景和视野下进行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思考。总之,本次学术研讨会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国史研究的新进展,预示着伴随新中国走过60年的光辉历程,国史研究已经成长为史学园地中一朵芬芳吐艳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