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综合研究
历年成果

【朱佳木】在当代中国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上的开幕词

作  者
朱佳木
发表/出版时间
2004年11月25日
学科分类
综合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6期
PDF全文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我现在荣幸地宣布,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当代中国研究所,向来自世界各国和国内,包括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应邀前来出席本届论坛开幕式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雒树刚同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同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同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同志,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同志,以及各位嘉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再过3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建国55周年的国庆节。55年前的这一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了起来,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当代史的崭新篇章。55年来,中国由一个备受列强欺辱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了一个拥有全部主权与领土完整、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由一个四分五裂、百孔千疮的落后国家变成了一个除台湾地区以外完全统一的、拥有独立完整国民经济体系和较强工业制造能力的国家,由一个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穷国家变成了一个从温饱型跨入小康型社会的国家。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更以让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出现在世界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回首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纵然也有过曲折,但正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当代中国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7页)

  如同人类一切辉煌的历史都会吸引历史学家的目光一样,当代中国的历史尽管时间不长,还在不断向前延伸,但已经引起了中外史学界浓厚的兴趣,日益成为史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因此而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相对独立的史学分支学科——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悠久治史和用史传统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最先发达起来的少数几个古代文明中,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历史的重视。从3000多年前的周朝算起,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积累本朝史料和撰写本朝历史的史官或史馆,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书和典籍。诚然,在中国的史学长河中,也存在过当代人只写前代史而不写当代史的情况,但那是在以帝王姓氏为标志划分当代和前代的封建社会产生的;与当时交通、通讯、印刷手段落后,资料积累与信息反馈需要较长时间也有一定关系。如今,时代不同了,这些不利于当代人研究当代史的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何况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自己的历史,以便从中及时吸取历史经验,并用历史教育、鼓舞自己的年轻一代为国家和民族的富强继续奋斗,结果不仅使当代人不写当代史的陈规被彻底破除,而且使当代史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对当代中国史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在中国大陆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五年简史》,以及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应当说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并且首先是从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开始的。1979年 ,中共中央利用庆祝建国30周年的机会,在庆祝大会讲话稿中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的历史,初步总结了经验教训;接着,又用一年零八个月时间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在起草过程中征求了党内4000多位高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以及党外众多民主人士的意见,科学地全面地解答了群众提出的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当代中国史的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高度重视自身对建国后历史经验总结的同时,也大力支持和鼓励开展当代中国史的学术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批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方案,从全国范围先后抽调10万多人,按照部门、行业、地方、专题分卷,编辑出版了合计150卷、1亿多字、3万多幅图片的《当代中国》丛书,为研究当代中国史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史料。1990年,中共中央又决定设立专事研究、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随即,成立了联系全国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学术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创办了专门刊登当代中国史学术文章的刊物——《当代中国史研究》。就在不久以前,“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还被首次作为史学领域的课题,列入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项目。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下,20多年来,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几乎都设有本部门和本地方的当代史研究机构或研究岗位,各地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也几乎都设有各学科自身的当代史研究部门或研究小组;有关当代中国的通史、地方史和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教育史、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等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人物传记和回忆录、资料书等更是硕果累累。尤其令人鼓舞的是,不少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课程,有的还开始招收以国史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当代中国史学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努力下,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各相关学科的协作下,当代中国史研究一定可以最终成长为拥有自身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其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世界对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也悄然兴起,并逐渐升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陆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在美国,有费正清教授及其《美国与中国》、《新旧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麦克法夸尔教授及其主编并有众多知名学者参与撰稿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毛泽东的中国》,傅高义教授及其《社会变革:农业中国的问题》,沈大伟教授及其《现代中国政府》,特里尔教授及其《毛泽东传》,迈斯纳教授及其《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在俄罗斯,有齐赫文斯基院士及其《我的一生与中国》、《重返天安门》,季塔连科院士及其《中国的文明与改革》,以及由他主编的《在现代化和改革道路上奋进的中国》;在日本,有竹内实教授及其《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现代中国的展开——曲折与现状》,加加美光行教授及其《现代中国的走向》,国分良成教授及其《中国政治和民主化》,天儿慧教授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英国,有施拉姆教授及其《毛泽东》,威尔逊教授及其《历史巨人——毛泽东》、《周恩来传:1898—1976》;在澳大利亚,有泰伟斯教授及其《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瑞典,有沈迈克教授及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法国,有肖特教授及其《毛泽东传》;在德国,有弗兰茨教授及其《邓小平传》,等等。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书大部分已被译成中文,先后在中国大陆发行;而且,其中不少作者应邀参加了本届论坛,就坐在今天的会场中。他们不仅为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当代中国史研究走向世界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创造了前提条件。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不同民族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8页)在当代中国,虽然有过遭人封锁的时期,也有过自我封闭的时候,但无论何时,她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推动从未停止过,也是不可能停止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也更加离不开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们更有责任采取主动措施来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以便让中国更充分地了解当代世界的历史,同时,也让世界更充分地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毫无疑问,由于每个学者所处的环境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抱着崇尚科学的态度,抱着使世界和中国都更加稳定与发展的目的,那么,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入,而且有助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这便是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之际,举办以“当代中国与她的外部世界”为主题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的缘由与宗旨。

  女士们、先生们!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其中用五个半天时间进行大会发言和讨论。来自国外和境外的学者虽然大部分是多次到过北京的“中国通”,但现在的北京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都有着魔术般的变化,往往相隔一段时间再来,就会令人产生全新的感受。因此,本届论坛在为中外当代中国史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国外和境外学者安排了在北京参观游览的活动。今后,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还将继续举办下去。我们衷心希望,这一论坛能为增强中外当代中国史学者的友谊,为促进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发挥有益的作用。

  最后,预祝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