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综合研究
历年成果

【刘国新】近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概述(下)

作  者
刘国新
发表/出版时间
1995年07月01日
学科分类
综合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中国历史学年鉴》1994年卷
PDF全文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的十年,是共和国历史上遭受严重挫折的特殊时期,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有深刻的现实性。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文革"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表了大约700余篇(部)论著。这里择主要问题作一介绍。

  (一)      关于"文革"的起因。

  这个专题在"文革"史研究中相对是比较充分的。学术界一致认为,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发生的历史原因,作了全面的概括和科学的说明,确定了基本原则。 近些年,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深入探讨,丰富了人们的认识。

  第一,思想理论上的原因。论者指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 顿错误不断发展,直至被概括为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文革"发生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被认为是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同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新断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错误的实践进行概括,抽引出错误的理论观点,据以指导实践,再进行理论概括,使错误理论步步升级,这种恶性循环发展到1964 年,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提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进行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从而打通了走向"文革" 之路。此外,一些错误的观念也构成"文革"发生的重要思想因素, 如"斗争哲学"的理论指导,"穷则革命富则修"的忧虑,"大体平均, 略有区别"和"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分配方式,"大乱然后大治"的社会发展观等等。个人崇拜、

  "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所造成的思想僵化,也使毛泽东的错误估计和错误领导能够支配全党。

  第二,体制上的原因。有人提出,我国政治体制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是"文革"得以发动的重要原因。具体说,在党政关系上,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是产生官僚主义的因素;党内高度集权,重大问题由极少数人决定的决策结构和决策方式,党失去约束自己领袖的能力,导致"文革"的发生;领袖个人专断现象的发展,是"文革"得以发动和持续的一个基本条件。还有人从经济体制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旧的经济体制模式是"文革"发生的经济根源。一方面旧的经济体制保留了中世纪的排斥商品经济的农村公社官工官商的许多痕迹, 成为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等社会现象滋生的条件,另一方面,"文革"中炮打的重点,如大跃进问题、庐山会议"罢官"问题、"三自 一包"、"四大自由"等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旧的经济体制模式发生冲突的重大事件。经济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加重了毛泽东对中国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的忧虑,发动"文革"也是为了推行他的经济发展模式。体制中的弊端同“文革“的发生是否有必然联系?研究者看法有所不同。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弊端并非必然要导致"文革"发生,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遇到过政治体制特别是领导体制僵化过时的问题,但那里没有发生"文革"。但不可否认,"文革" 的发生离不开体制中弊端的积累和发展。

  第三,国际因素。有人分析说,我党对5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产生误解和抵 触,认为是修正主义。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美国在印支的侵略威胁又使党内的危机感加重,遂开展了"反修防修"运动。运动中又把党内同志间的不同意见和正常争论当作中国党内的修正主义路线,成为"文革"得以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第四,其他原因。"矛盾激化说",认为"文革"是各种矛盾激化内产物,既有利益冲突,又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冲突;既有党内的政治斗争,又有国际共运的路线斗争,既有现实的对立,又有历史积累的矛盾;既有领导同群众的矛盾,又有个人恩怨的发泄,各类矛盾的激化酿成"文革"总爆发。"文化冲突说",认为"文革"是专制主义皇权思想、忠君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同民主政治、尊重科学、思想自由、人格平等、 法律至上的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文化价值体系尖锐冲突的集中体现。"泥石流"说,认为"文革"的发生好比泥石流的形成,其中有大一统的社会结构、传统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国民性等方面的条件,也有党内斗争等方面的一些直接诱因,像泥石流一样由一种具有趋向性的小的"动量的积累最终形成一股无法阻挡的、无法控 制的、具有毁灭性的洪流。还有一些人或从领袖人物的个性、品德和上层领导的冲突去解释"文革" 的成因,或探讨封建思想的影响与"文革"的联系。这些看法都只是一家之言,但为多层次研究"文革"这场动乱形成的复杂原因提供了启示。

  (二)"文革"!中的政治体制与国民经济。

  关于政治体制。不少研究者作了纵向考察,指出"文革"中的政治体制经历了这样几种变化: 1.一开始通过"打倒一切"的群众运动使各级党政领导瘫痪,原有的政治体制让位于一种在结构和职能上都更能适应客观形势的政治体制,运动初期设立了文化革命小组一类组织,但寿命不长, 很快又被各种类型的造反组织所取代。2.从1967年起,在全国范围实行军管,建立集党政军职能于一身的军管会,以便有效地控制混乱局面,把运动进行下去。军管会在革委会成立后即告结束。3.从上海"一月风暴"开始,省及其以下各级政权和各基层单位普遍建立革命委员会。革委会直到"文革"结束,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4.九大以后,各级党组织逐步恢复,党政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文革"前的状态,表现在:一是革委会职能发生变化,由同时兼行党的职能成为党组织领导下的行政部门;二是军政关系逐渐趋于正常。5.1970年国家机构进行较大调整,以适应下放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变动。这次调整虽然使政治体制中纵向权力高度集中的状况一度有所改变,但没有与转变国家职能相联系,也没有与改变横向权力高度集中的状况相配套,很快造成宏观上的失控,又开始了精简一膨胀的循环。同时, 这次调整还使国家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的手段残缺不全。6.1974 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向正常化发展的党政领导系统再度受到破坏,1975年的全面整顿,使政治体制一度又有可能比较正常地运转。

  关于"文革"中政治体制的特点,综合论者的看法,主要有:第一,表现出深刻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既不能适应现代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文革"全面动乱的要求,因而在十年中政治体制几经反复,变动不已。第二,发展了以往政治体制中的弊端,造成严重的效率低下、 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封建特权等。这种体制既不能遏制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发展,又缺乏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内在机制和能力,成为"文革"延续十年之久的重要原因。第三,体制中的严重弊病,成为各种政治阴谋的土壤。

  关于国民经济。学术界比较一致地概括出10年间经济的"三起三落",即1966年到1968年, 经济由发展转向下降;1969年至 1974年,经济恢复、发展到又遭 破坏;1975年到1976年,经济稍有起色到再受摧残。"首起"是 1966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534 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二 起"是1969年。这一年工农业恢 复好转,达到或超过1966年水平,工农业总产值2495.5亿元, 比上年增长23.8%;"三起"是 1975年。经过对铁路运输二钢铁、煤炭、国防工业以及农业的全面整顿,经济形势出现好转,5-6 月份创造了历史上月产最高纪录,这一年虽然还略有赤字。但总起来看,国民经济正摆脱停滞局 面走向恢复。"首落"是1967年和 1968年。当时全国内乱,国民经 济的两个先行部门一一交通和煤炭,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到钢铁、 电力、机械、化工、纺织等,全年只 完成工业1382亿元,仅为计划的 70.7%,比上年减少15%,工农业总产值2306亿元,比上年下降 了9.6%,国家财政收入419.4 亿元,完成计划的68.75%,比上年减少25%,这一年没有召开计划会议,致使1968年成为建国以来破天荒未制订年度经济计划的年份,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2213 亿元,比上年再降4.2%,仅为 1966年的87.3%,成为"首落"的谷底;"二落"是1974年。这一年"四人帮"大搞批林批孔运动,冲击经济工作,工业生产急剧下滑,煤炭欠产,铁路堵塞,港口压舱, 市场紧张,大部分计划指标没有完成,国民经济又一次跌入谷底; ‘三落"是1976年。"反击右倾翻案风"对国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工农业总产值低于计划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减少39亿元,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调。关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有论者指出,是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管理体制僵化,经济效益全面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还有人对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特征作了归纳:经济发展过程政治化、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被抑制、技术进步的趋势受到严重阻碍、经济进一步走向"自我封闭"。t

  (三)"文革"中的事件、人物。

  关于红卫兵运动。对红卫兵运动兴起的原因,学术界有几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红卫兵和毛泽东双向选择的结果。毛泽东发动"文革"遇到党内健康力量和社会力量的阻碍,毛泽东下决心以一种特殊的方法"自下而上" 地扫除一切阻力,他选择了富于狂热和崇拜心理的青年作为开路先锋。红卫兵的最初行动受到工作组的限制,被宣布为非法组织, 也需要毛泽东作为他们的靠山和统帅;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左"倾 思潮的泛滥和不断扩大化的阶级斗争形势直接诱发了青年的造反心理;第三种观点认为,毛泽东与 青年存在某些心灵的共振,如对青年表现出天然的同情、"卑贱者 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价值判断等都是红卫兵运动兴起和持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第四种观点认为,是社会教育结构导致的结果,表现在通过教育渠道实现社会升迁方面出现的严重不平等, 学生的不满情绪到"文革"前夕已积蓄到临界点;第五种观点认为, 是传统文化中"忠君"观念、宗法思想等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人对红卫兵运动的特点作了如下总结:组织路线上的"血统论";行为上的破坏性和野蛮性;思想上的盲目性;组织上的分散性;心理上的崇拜性;价值判断上的否定性; 目标上的幻想性。研究者对红卫兵运动的评价都是否定的。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这一运动的评价有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彻底否定了"文革",那么对在"文革"中被说成是新生事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应彻底否定;第二种观点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是"文革"的产物,不仅不应否定,还应继续坚持;第三种观点指出,对此要做具体分析,一方面,"文革"中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作政治运动的作法应予否定,另一方面,对"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出的贡献不应 略和抹杀。[SITESERVER_PAGE]

  关于党和人民对"文革"的抵制和斗争。反映这方面的成果比较多,所涉及的事件有:第一, 1966年底召开的工交座谈会前后的斗争,是党内健康力量为 限制"文革"发动的代表党和人 利益的一场前哨战,其结果以暂时妥协而结束;第二,1967年2 月,面对"全面夺权"引起的全国动乱的升级,一批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奋起抗争;第三,"九一 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批判极左思潮,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在减少损失,促 时局转换起了重要作用;第四, 1975年的全面整顿,不少人认为 这次斗争不仅是一次与"四人帮" 的斗争,而且是力图系统地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的努力,是后来党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的前导;第五,"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关于刘少奇的几个问题。毛泽东发动"文革",就是要打倒刘少奇。其原因何在?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不能从个人恩怨和权力之争去作解释,问题的关键在于俩人在一些重大政治原则上发生了分歧。主要围绕三件事:一是对三面红旗认识上的分歧,毛泽东认为刘少奇犯了右倾错误;二是毛泽东对刘少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采取的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系列措施不满意,认为是刮了"翻案风"、"单干风",是带资本主义复辟性质的;三是对四清运动性质的看法根本不同。一些学者还本着事实求是的原则,对刘少奇的所谓"罪行"加以驳斥, 指出刘少奇1949年的天津讲话鼓吹发展资本主义,和党中央、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和政策是一致的,并不违反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其中一些话讲得够恰当;刘少奇在土改中鼓吹 富农经济,也符合七届三中全会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说刘少奇“砍掉20万个合作社“是歪曲事实。一则整顿合作社是中央集体研究决定,邓子恢负责落实的,二 实际缩减的是2万个合作社; 刘少奇1962年右倾,国内鼓吹三自一包"、国际鼓吹“三和一少”,现在看来"三自一包"是适应我国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况且也不是刘少奇提出的,至于"三和一少",则是康生给王稼祥罗织的罪名,与刘少奇无关;所谓1964年的形左实右,刘少奇在四清运动中有缺点错误,但其性质是“左",不是形左实右,且只影响到一个方面,不构成路线错误。

  此外,不少论著还研究了"工宣队问题"、"一月风暴"、"70年中国外交"、"五七干校"、"‘文革’中的周恩来"、"林彪反革命集”、"江青反革命集团"等专题。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是共和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纵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共和国的勃勃生机,从而吸引大批学者关注这段历史,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绩,但也应看到,新时期仍在发展,很多问题尚在实践中,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总结还需时日。同时,研究队伍并不完全是史学工作者,还包括为数众多的探讨现实问题,为现行政策提供参考和咨询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从这个意义讲,新时期的国史研究只是初步的。只有使繁纷的历史现象经过沉淀,人们的认识才会更客观更全面。

  (一)关于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道路。学术界一致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表 现在:第一,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一大二公"的集中经营体制,改革了农村经济中的三个弊端:一是经济组织同基层政权组织合为一体, 不利于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各自功能的发挥;二是不顾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实行整齐划一的人民公社组织形式,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在经济组织内部长期缺少科学的管理, 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特别是不能发挥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同生产成果直接挂钩,责、权、利紧密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农村突破"以粮为纲"单一经营的局面,走上综合发展的道路。第三,突破了保守的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第四,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使农村工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农村现代化、逐步消除城 乡差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关于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论者指出,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是我国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形式,与50年代国家资本主义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如都是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受国家的监督和调节,和社会主义经济有一定联系,但又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对象不同。50年代国家资本主义的对象是大陆上的民族资产阶级,现在则是港、澳、台湾、海外华侨的资本和外国资本。第二, 目的不同。50年代是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则是为了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经济管理,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政策不同。50年代对民族资本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现在对港、澳、台湾和华侨资本及外国资本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双方自愿的经济合作。此外,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在具体形式、内容和活动方面同50年代国家资本主义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1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学术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转变,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也有了发展。在企业改革方面,先后实行了全民企业利润分成包干、第一步利改税、第二步利改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方式多样化、存量资产流动、推行承包责任制、组织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成立股份制企业等重大改革措施。在商品市场方面,一是消费品市场不断扩大,取消了消费品(包括农副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统购统销、 包销和统配制度,下放商业一、二 级批发站,兴建了大批贸易中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二是生产资料市场不断扩大,国家统配的物资比重大大下降;三是逐步放开了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价格,价格形成机制开始发生变化。在对外开放方面,迈了四大步:第一步, 开辟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 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第二步,1985年开放长江、珠江、闽南三角洲;第三步,1987年对广东、福建实行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第四步,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实行优惠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 一是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直接控 减少;二是在社会总资金中,通过财政直接分配的比重下降,通过银行资金融通的比重上升。

  (四)关于新时期民主建设。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系统总结,指 出这十几年民主建设成绩斐然, 是前三十年所无法比拟的。在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方面, 一是,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加强了其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省级人大和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订地方性法规;人大代 的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坚持实行差额选举等等;二是,制定和通过了1982年宪法和一系列重要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审议、决定重大问题,选举和决定各级政权的领导成员并按照宪法赋予的职权,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使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改革党和国 家领导制度方面,解决权力过分 集中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发挥人民 政协、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把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发扬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创造了人民直接参加社会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在国营企业中,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重大决策,监督各级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城市和农村居民中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五)关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学术界总结这些特点是:1.空前的广泛性,由原来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4个 阶级的联盟转变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统一战线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与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具有一致性。3.爱国主义是新时期统一战线最鲜明的旗帜。4.新时期统一战线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光荣传统。一些论著还阐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即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完成祖国统一;第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其具体工作任务又表现为:落实政策,发展安定的政治局面;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加强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工作;认真贯彻对党外人士的安排使用;加强民族工作,加速发展少数民族 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继续做好对原工商业者的工作等10 个方面。

  (六)关于对外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是迫在眉睫。学术界认为这个观点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战略,而且 响到很多国内政策,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方针的确定,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迫近的看法,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而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必要的和有利的;第二个转变是在对外政策中调整了对苏联的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同谁都来往,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就反对谁。基于这种认识,新时期的对外政策概括为和平与发展为两大主题。围绕"和平"这一主题,中国积极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和第二世界及欧、美、澳、新等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坚持以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最主要的原则,反对无视世界的多样性,不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自主和人民的选择,极力把自己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用所谓民主、人权等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等组织,推进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主张把解决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紧迫问题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根本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4项原则: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同时努力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学术界普遍认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巨大,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多年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正一个一个地得到解 决,在亚洲除不丹外和所有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 中国已成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同77国集团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段曲折后也得到改善和发展。 特别是中国政府根据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情况,尊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状,按照"一国两 制"的构想,分别同英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和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通观近10年共和国史研究, 成绩是显著的,但差距也明显存在,尤其是作为一伞新学科,其建设与发展,将是任重而道远。惟有志于国史研究的老、中、青史学工作者戮力同心,共和国史研究才能不断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