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文化史研究
历年成果

【欧阳雪梅】政府威胁西藏语言、宗教、环境了吗?

作  者
欧阳雪梅
发表/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24日
学科分类
文化史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报
PDF全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以及境外敌对势力,以中国政府威胁“西藏语言、文化、宗教、遗产和环境”为由,煽动西藏普通民众与政府为敌。最近他们故伎重演,指责“汉人破坏他们的语言和佛教文化,并在开发矿产和森林的过程中给南亚的主要分水岭造成灾难性环境后果”。然而,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第一,关于西藏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宗教包办了一切文化,所谓“学在寺庙”,只有少数人接受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西藏和平解放时,中央人民政府申明,要“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中央政府实现了这一承诺:西藏已经建立起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在内的完整现代教育体系。至2013年底,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9%;初级中学入学率达到98.75%;普通高级中学在校生53029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2.23%;2013年,西藏高考报名18321人,录取13289人,六成大学生为农牧民子女。扫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63%,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4年。2012年,在校本专科生33452人、研究生1079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4%。支撑这些数字的是政府政策和措施,西藏于1985年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的教育“三包”政策;2011年起,教育“三包”政策享受范围扩大到西藏所有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在校生,同时实行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生活补助政策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至此,教育“三包”政策扩大到学前至高中15年教育阶段。2013年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10亿元,其中,“三包”经费13.81亿元,惠及在园、在校学生52万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5%。

  藏族的语言文字不仅得到了保护,而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西藏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截至2013年底,西藏实施双语教学的小学、中学在校学生数占总数的90%以上。西藏有14种藏文杂志、10种藏文报纸;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开办有42个藏语 (包括康巴语)节目、栏目,西藏电视台藏语卫视24小时播出节目;2013年,西藏自治区出版藏文书籍780种,印数达431万册。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藏语文平台,西藏90%说藏语的人能够在信息时代畅行无阻。比利时藏学家安德烈·拉克鲁瓦认为:“尽管讲藏语的人仅占中国人口0.4%,他们语言受到的特别保护,甚至远胜于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语言。”

  第二,关于西藏宗教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实行宗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1953年,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被选为全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功德林活佛被选为副会长。1954年9月,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联袂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体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利,十四世达赖当选为人大副委员长。在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达赖喇嘛根据自己几年的观察和感受表示:“在敌人的各种挑拨离间中,主要的一项,就是造谣共产党、人民政府毁灭宗教。西藏人民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这些谣言,曾经使他们疑虑不安,但是现在‘共产党、人民政府毁灭宗教’的挑拨离间的谣言,已经全部破产了,西藏人民已经切身体会到了他们在宗教信仰上是有自由的。”

  现在,中国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约750万。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僧俗信教群众每年都组织和参加萨噶达瓦节等各种各样的宗教和传统活动,每年到拉萨礼佛敬香的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的传承方式得到充分尊重,寺庙学经、辩经、晋升学位、受戒、灌顶、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2010年,英国记者布兰登入藏考察,同年7月29日,他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称:“当你第一次来到西藏,你会对这里藏民所享有的宗教自由留下深刻印象。曾听英国自由西藏运动的活动人士称,中国当局试图‘消灭藏族身份和文化’,然而,当我发现藏民实际上每天都能基本不受阻碍地从事宗教活动时,我感到非常惊奇和欣慰。”法国记者马克西姆·维瓦斯在2010年赴西藏参观采访后,出版了《达赖并非如此“禅”》一书,以犀利的笔触揭露十四世达赖喇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面目。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政府还对西藏大量宗教文献典籍进行了抢救、整理和出版。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典籍的主要部分,从1986年起,国家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设立了 “对勘藏文 《大藏经》”项目,并在四川成都成立藏文《大藏经》对勘局,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对所有版本进行了对勘精校。2011年,这项浩大的工程完成,共计232卷、4570部,其中《丹珠尔》124卷、《甘珠尔》108卷,卷帙浩繁,全部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藏文 《大藏经》对勘、整理工作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不仅是对藏族传统文化的有力保护,而且有助于揭示汉藏佛教的异同和历史渊源。同时,国家还投入大量资金维修西藏的众多寺院,保护和修缮寺院的壁画、雕刻、塑像、唐卡、经卷、法器、佛龛等宗教文化载体。2013年,全区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7398万元,其中文物保护资金23271万元,扶持精品文艺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层文化及文化设施建设17742万元。

  第三,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多年来,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内,西藏始终处于重要位置,生态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中国之首。有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得到较好的保护。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早已灭绝的西藏马鹿,20世纪90年代被重新发现,种群还在不断扩大;藏羚羊种群数逐年增加,目前已达15万只左右;黑颈鹤数量为7000只左右。目前西藏全区水、气、声、土壤、辐射和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规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已造林育林104万亩。“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投入16亿元,全面推进西藏城镇垃圾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西藏语言、文化、宗教、环境屡屡成为西方的话题,这既有西方文化理念差异的因素,也有因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误读,更重要的在于“藏独分子”和一些西方政客别有用心的歪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