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星】中华民族独立和走向复兴的伟大旗帜
- 作 者
- 张星星
- 发表/出版时间
- 2003年09月01日
- 学科分类
- 思想史研究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发表/出版情况
- 国防大学 第四届全军院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特别奖
- PDF全文
回首中华民族在20世纪的奋斗历程,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之所以能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遇向着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光明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是同毛泽东的名字、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使中国跨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在东方的中国深深地扎下了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征程上,让我们穿越世纪的风云,再次走近毛泽东,共同探寻这位历史伟人筚路蓝缕的思想轨迹和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以从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
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由陕北农民用陕北民歌曲调唱出的歌曲,从西北的黄土高坡唱到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从唱遍神州大地,到随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奏响在无垠的天宇。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质朴而生动地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对人民领袖毛泽东的真挚的热爱和崇敬。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他8岁时进入乡间私塾,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到四书、五经,读了“六年孔夫子”(《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打下了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子。他16岁进入新式学堂,到50里外的湘乡县东山小学堂读书,开始接触到近代“新学”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近代思想,并通过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了解到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以及近代世界的变迁(《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1911年春,毛泽东走出乡关,来到省城长沙,顺利地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后又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比较集中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
毛泽东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速沉沦,民族灾难愈益深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时期。历史把两大任务摆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中国、救人民,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但是,这些仁人志士的种种奋斗和探索都一次次地失败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曾满怀激情地投身长沙的革命军,在湖南新军第25混成协第50标第1营左队度过了半年的军事生活。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中国人民依然在苦难中挣扎。毛泽东决定离开军队,继续他的求学之路。
1915年9月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黑暗而沉寂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洪流。正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深深地受到这场运动的影响和熏陶,《新青年》杂志的文章一时成为他钦佩和推崇的“楷模”(《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创办新民学会,主办《湘江评论》,两次赴北京、去上海,积极学习和宣传新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下,毛泽东逐步实现了从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等精神观念问题,到研究社会改造等现实问题的转变;实现了从推崇中国圣贤、外国英雄,到关注平民大众、呼吁“民众大联合”的转变;实现了从改良主义的“忠告运动”、“呼声革命”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到主张“改造中国与世界”和“激进方法的共产主义”的转变(《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在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实验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的比较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和追求。1920年底,毛泽东受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的委托,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毛泽东来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亲自参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党的创立者之一。党的一大之后,他回到长沙,担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等职,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1923年党的三大时,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和由5人组成的中央局成员,开始参加中央领导工作。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以及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为推动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925年以后,毛泽东开始以主要精力关注和研究农民问题,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积极支持农民的革命行动,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成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农民运动权威。
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毛泽东出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鲜明地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后,他赶赴湖南,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工农革命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工农革命军进攻长沙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果断地率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把中国革命从危难中挽救出来,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领导创建了井冈山、赣南、闽西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积极推进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和壮大,系统地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建党、建军、建设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坚持武装斗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战略和策略问题,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1931年11月,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但是,由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正确领导,受到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打击和排斥,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党和红军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从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向着正确的航向,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地实现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伟大历史性转变。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战略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使毛泽东思想得以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经过延安整风这一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的历史中深切认识到,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指明正确的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同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一样,毛泽东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按照毛泽东的提议,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使社会生产力继续得到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认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尽管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有曲折甚至有严重失误,但是毛泽东提出的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开始全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党和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不倦地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以及由此培养起来的自强自立、不依附于人、不怕鬼、不信邪的精神,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北京病逝。
毛泽东的一生,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艰苦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表现出一个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他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我们党和我们民族的光辉史册。毛泽东是从中华民族的土壤里和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永远属于人民,永远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他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的名字、他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继续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和他的战友们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为世界上一切正直的人们所尊重。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11~612页。)
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变迁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犹如狂飙突起,打破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沉寂,掀起一阵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大潮,有力地促进了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广泛传播。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以严密的组织性和坚定的斗争性显示出这一阶级的先进性和巨大力量。中国社会的这些变化推动着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弊端,打破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神话,促进了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空前觉醒。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率先突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统治链条,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勇气,也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燃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的希望。20世纪初中国和世界的时代性变迁,呼唤着中国的先进阶级和革命分子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武器。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的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给全世界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以极大的鼓舞。五四运动后,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一先进的思想武器,以其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吸引着众多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进步青年,推动着他们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逐步实现了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并逐步深入到工人之中,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6页。)
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赖以产生的源泉,是推动革命理论发展的动力,是检验革命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群众性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宝贵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对党和人民集体奋斗所创造的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也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本人从不把毛泽东思想和他的科学著作,仅仅当作个人的创造,而看作是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集体智慧的产物。他在一次谈话中说道,《毛选》哪是我一个人的著作啊,《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8页。)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土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既有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也有许多带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精华。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注重使其适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注重使其带有符合中国特性的民族形式,注重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中批判地吸收有益的养分。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同时又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新的生命力。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的错误倾向特别是同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中国革命是在一个东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里进行的,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仅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智慧,同"左"倾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他在1930年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尖锐地批评了那种动辄照搬"本本"的错误倾向,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抗日战争前夕,他以“扫除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从世界观的高度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严肃地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并鲜明地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口号。1941年5月,毛泽东又明确地向全党提出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并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同时又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全党同志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蒙蔽中彻底解放出来,为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没有对教条主义的长期不懈的斗争,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斗争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中国革命问题,制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等问题,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和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等人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初步解决了在农村武装斗争环境中面临的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和红军的战略战术原则等基本问题,初步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时期。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以很大的精力进行理论研究工作,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战略策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完整形成了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高度统一和团结。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毛泽东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发展并完善了一整套政策和策略思想,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等阐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之后,毛泽东又及时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课题,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正确观点。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从许多方面进行了艰辛的开拓。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第三,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和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建国以后,又提出了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等。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出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和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等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青年运动的方向》、《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第六,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完整地创立了毛泽东建党学说;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他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进历史前进的目标。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正是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才战胜了种种困难,创造出种种奇迹。独立自主,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毛泽东把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主要表现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重要著作中,同时也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实践活动中。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形成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后,引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培育了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骨干,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而英勇奋进。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就是因为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锤炼和理论创造,形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坚定地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独立和走向复兴的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坚定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没有受到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影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但是,在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我们党毕竟还是一个幼年的党,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还懂得不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段时间里,以王明为主要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提出要“百分之百地绝对忠于共产国际的列宁主义总路线”(《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4页。),不仅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而且严重禁锢了全党同志的思想。即使在军事上、组织上和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被纠正以后,这种思想上的教条主义仍然在党内延续了较长时间。毛泽东一贯反对以“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要把马克思、列宁的理论当作行动的指南和革命的科学,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列宁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他长期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同时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92页。)。他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阐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独创性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开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实现了这一结合过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使全党从教条主义的蒙蔽中解放出来,掌握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立场和方法。毛泽东思想既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又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不断开拓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实践和理论空间。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旗帜。毛泽东思想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领导、动力和前途等基本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创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策略,缔造出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条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广大人民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指引着党和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指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逐步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1/4、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先导。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课题,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长期借鉴意义的重要观点,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先导和思想渊源。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光辉旗帜。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革命,不是由别的思想引导到胜利的,而是由毛泽东思想引导到胜利的。革命胜利以后,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获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并且继续地前进着。”(《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8页。)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为在欧洲国家诞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赋予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在东方的中国深深地扎下了根;同时,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带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由衰败走向复兴开辟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又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335页。),为团结和动员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并不断地团结和凝聚了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群众。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思想,指导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倡导和确立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成为亿万人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所体现的同民族的敌人血战到底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概,化为中国人民自强自立、不依附于人、不怕鬼、不信邪的伟大民族品格;毛泽东阐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愚公移山等崇高精神,成为每一个有觉悟的中国人的座右铭。毛泽东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这一先进的思想武器为中国人民大众所掌握,化为了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和创造伟大历史奇迹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面旗帜,作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走向复兴的伟大旗帜,凝结着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的斗争经验,是中国人民伟大斗争的胜利纪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8页。)虽然毛泽东思想的许多代表性著作,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写的,但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了解;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10页。)
四、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新军事变革正以加速度迅猛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努力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跨越式发展。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然给我军建设的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变化,同时也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是新型军事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军队初级指挥、专业技术等院校学员必修的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校学员要成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
要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社会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及其基本经验,提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学习和继承毛泽东的科学思想、革命精神和伟大品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毛泽东思想应当有新高度和新水平,坚持科学的方法。
第一,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同学习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结合起来。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这是学好党的基本理论的一条重要经验。(《江泽民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专题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涵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正确方向的理论指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只有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学习毛泽东思想,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发展中起到的伟大作用,才能更深刻地领会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毛泽东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过程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第二,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既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又有一以贯之的活的灵魂,是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检验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把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基本观点,作为一个相互贯通、紧密联系的思想体系,完整地准确地来学习、理解和把握,而不能只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更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或是对立起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要把学习本教材同学习毛泽东的著作结合起来,着重领会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虽然毛泽东的著作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认真地研究过去,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们不仅成功地指导了过去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
第三,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性,又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历史继承性。毛泽东开创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结合过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学好毛泽东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学习毛泽东思想,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清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自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第四,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毛泽东一贯反对本本主义,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也是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应当遵循的原则。学习毛泽东思想,既要紧密联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又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也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出了正确方向。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一生中所蕴含和体现的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原则立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挚爱,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宽广胸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拓精神,无私无畏奋斗不息的革命气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等等,都为我们把握正确的人生坐标和人生追求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让我们共同学习和继承毛泽东的科学思想、革命精神和伟大品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