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红】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如何概括出来的
- 作 者
- 宋月红
- 发表/出版时间
- 2015年04月17日
- 学科分类
- 人物研究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发表/出版情况
- 前线
- PDF全文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一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概括,建立在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是党在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的科学把握。
《反对本本主义》是奠基之作
第二个历史决议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分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等六个部分。这些思想内容集中表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决议相应地列举了37篇著作。
第二个历史决议在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中,将毛泽东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于1930年5月写作的《反对本本主义》列为首篇。这是因为毛泽东在文中初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精神与内涵,而且将三个基本方面作了一定意义的结合,主要是:(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否则,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3)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毛泽东在其后的《实践论》《矛盾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形成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以及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深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重新恢复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在倡导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时,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并特别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恢复其职务的十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这里,虽然是从作风上讲的,但表明邓小平把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重心放在了根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上。8月3日,他在同胡乔木等谈话时认为,讲毛泽东思想,不在引用很多毛泽东的话,而在发挥他的根本思想。9月19日,他还在与方毅等谈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到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时指出,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1978年5月30日,他在准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重讲实事求是问题。他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这个讲话,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不然,我们开会就只能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毛泽东历来坚持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明确肯定和支持这一讨论,认为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引起争论的根源就是“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他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正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并就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指导起草了叶剑英代表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的讲话。这一讲话继承了党的七大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并指出党在毛泽东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认识,对于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在为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确定指导思想时说,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要写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要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科学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就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今后还要继续贯彻执行的内容,用比较概括的语言写出来。他关于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比较强调毛泽东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作风是什么的内容,指出毛泽东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认为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特别重要。
胡乔木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研究阐释
胡乔木作为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小组的负责人,比较早地提出决议起草要注意“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1980年3月15日,他在同起草小组成员谈话时说,讲坚持毛泽东思想,是讲坚持什么。不仅要讲毛泽东思想适用于过去的,而且要讲适用于现在的。不然,“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这个口号就没有力量”。在谈话中,胡乔木不仅提出问题,而且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例举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后来通过的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1)关于实事求是。他说,从理论上讲毛泽东思想,可以从《实践论》的贡献讲起。一篇《实践论》,实际上是自觉地有系统地开创了党的思想传统。我们现在还在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等等,就表明了这个事实。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2)关于群众路线。胡乔木在谈话中指出:“也可以当做一个理论问题来考察”。这里,他没有细说。(3)关于独立自主。胡乔木在谈话中使用的是“自力更生为主”的概念。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毛泽东首先强调了这一点。我们现在还需要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因为对今后还有很大的作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一定要争取外援,但不能盲目地依赖外援。尽管如此,胡乔木在这一谈话中还没有整体性地突显出来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而是与其他方面放在一起讲的。
1980年5月16日,胡乔木同起草小组成员谈话,强调决议“要有一种理论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决议“要把毛泽东思想贯穿到从始至终”,使人感到党始终是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在党犯错误的时候,“党里还有很多人坚持毛泽东思想,他们重新领导人民,把中国带上正确的道路”。他说,这是决议坚定不移的思想基础。决议写出后使人看了不仅仅是把历史上那些问题作一个评判,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党的目前的指导思想作一个描绘,而这个指导思想同党历来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真正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决议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把中国革命究竟走了一条什么道路,要怎样继续走下去,写出来。因此,决议不能陷入到一件件历史事件中,而是要从理论上深刻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原理和原则。
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胡乔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如何相结合中,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结合了起来,并强调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他说,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得到胜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胜利”。否则,不能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共产国际进行了那么长期的坚决的尖锐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防止教条化问题上,把调查研究当做一个指导原则、一个重要方法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是没有的。毛泽东“打破了共产国际的专制、教条化倾向”。讲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要研究中国的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要联系群众,从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毛泽东把这些发展成了一个观点、一个工作方法的系统,还可以加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确实在世界政治上显出中国革命的特点”。
胡乔木在思考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第一是实事求是。胡乔木从《反对本本主义》讲起,指出各国革命的道路要由各国党和人民自己去找出来,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背景。他说:“革命要依靠各国革命人民在实际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加以运用,同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在当时、现在以至将来,永远都是正确的,要坚持的。所以毛泽东思想强调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经验。”第二是群众路线。胡乔木说,这也是从实际斗争中产生的。中国革命在失败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相信群众能接受革命道理,能找到胜利的出路,能找到达到胜利的智慧和力量。建立的新的政权也完全是依靠群众。毛泽东在和平建设时期提出了许多新办法,如三结合、三同等。只要一个党要革命,就要坚持这种观点。第三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胡乔木指出,中国革命、建设要胜利,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这不能有任何动摇。在上述基础上,他总结说:“毛泽东思想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经过很长时期发展的。这几个基本原则一直是我们的出发点。”
(作者: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