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理论与方法研究
历年成果

【宋月红】改革开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作  者
宋月红
发表/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15日
学科分类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史研究
PDF全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决定》,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全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当代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实际,审议通过了《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描绘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宏伟蓝图,丰富和发展了以社会主义改革观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理论。 

  一、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革开放坚持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与实现什么样的国家治理的内在统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基础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结合,本质上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 

  首先,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继承和发展党在改革开放前积累和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开辟、坚持并不断推向前进的,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八大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4](p.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地讲,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内涵和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并不断推向前进。以上“六个围绕”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与方向,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主要矛盾、重要问题和发展趋势,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与运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改革规律的深入探索与遵循。 

  其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质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体制机制保障。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会创造性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由比较注重物质技术领域,深入发展到需要注重制度文明领域,形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机统一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来源、历史与现实基础、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认识成果,也是对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也是党适应党情、国情和世情的不断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执政能力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身优势与特点,通过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的保障与支撑,不断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在当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和党的建设之中,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制与机制建设的有机结合。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矛盾关系、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扩大人民民主,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进一步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二、丰富并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关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问题的认识发展,经历了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党对于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作用的认识,逐步摆脱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和“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6](p.201)党不仅把市场调节进一步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而且把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从“主辅”发展到“内在统一”和“相结合”。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属性及其与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并奠定了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一改革决策的思想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p.373)十四大在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同时,认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4]。在此基础上,党进一步探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科学定位,从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史和政策史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在制度和体制机制上,还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呈现出强化的趋势。正是在不断深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探索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基本法律体系。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以来受到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影响与制约,集中到一点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规律,《决定》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把党关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的作用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会提出的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并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与前提的。全会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旨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全会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坚持和发展中共十五大以来有关论述,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为了发展和创新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然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就需要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基础,统筹兼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思想认识上,既要把市场作为经济手段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转变到“决定性作用”上来,又要防止将市场的这一作用从“资源配置”泛化到“市场决定制度”[15]等方面中去的错误倾向。 

  三、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改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内涵 

  党关于改革开放的科学认识成果,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改革开放实践及其历史经验,既蕴涵着社会主义改革观,又蕴涵着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形成党的改革开放理论,并融入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中,为改革开放事业全面而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党关于改革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改革与革命一样,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一种革命,具有革命意义。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p.113)这次全会坚持中共十七大的论述,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否坚持改革开放,能否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p.370)在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中,党把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形成并确立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8](p.1717),以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和“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等一系列认识成果,不断赋予党的改革开放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全面而深入发展的。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对此,全会继承中共十七大关于改革开放的“十条经验”[8](p.1717),进一步概括了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在改革的领导力量、发展道路与方向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在改革的思想基础、基本依据和实现途径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改革的依靠力量和根本宗旨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改革的基本原则、策略与方法上,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既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发挥其牵引作用,又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会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作者为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08/c_125490697.htm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3 《改革开放激活力生动力中国经济,世界奇迹》,《人民日报》20131121日;《35年,中国经济“一路向上”》,《人民日报》20131121日。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5 成思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京报》20131115日。 

  6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8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0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0 《我国粮食十年丰产背后:2012年自给率跌破90%》,《华夏时报》20131225日。 

  1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1225日。 

  12 张立群:《城镇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光明日报》20121015日。 

  13 《国家统计局回应数据差异:城镇化率为何是52.57%》,《光明日报》2013416日。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9页。 

  15王长江:《改革“政左经右”说法太片面》,《第一财经日报》201312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