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理论与方法研究
历年成果

【田居俭,戴卫红】《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论》

作  者
田居俭,戴卫红
发表/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12日
学科分类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院报
PDF全文

  近日,历史所举办学术报告会,当代所田居俭研究员应邀做题为《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论》的报告。

  田居俭指出,在史学研究领域里,正有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逆风乘隙袭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股逆风,从形式上看有虚有实,虚是理论抽象,实是史事解读;从内容上看有整有零,整是总体构想,零是分体剖析。值得人们警惕的是,一些并不熟悉也不认真研究历史的人,竟推涛作浪,扬言“改写”从古到今的中国历史。他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当代史与中国近代史领域,其表现为否定与丑化革命的历史作用,宣扬改良,鼓吹侵略有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则更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来说”。

  田居俭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宗旨就是虚无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树木的个别枯枝败叶(甚至是人为的枯枝败叶)否定森林。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研究”不是以事实为出发点,不是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资料,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并阐明其内在联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而是随心所欲地挑选零碎的历史事实加以涂抹或剪裁,凭主观臆断歪曲和否定历史。

  田居俭认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能低估。当前,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依然存在;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剧烈震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斗争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它极易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使人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其后患不言自明。

  2006.10.12《院报》第76期 第2版(戴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