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新】国史研究必须讲政治
- 作 者
- 刘国新
- 发表/出版时间
- 1996年05月01日
- 学科分类
- 理论与方法研究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发表/出版情况
-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 PDF全文
近一段时间以来,江泽民同志连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目的在于使全党同志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更好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江泽民同志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理论上的指导性,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和编撰中认真贯彻落实。
讲政治,核心是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是完成国史研究和编撰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为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应该而且必须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但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具体表现,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私有化不仅会给经济带来混乱,而且会改变我国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正确的政治立场,就是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立场,以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归宿,时刻都不要忘记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尊严和荣誉。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世纪之交的国内外环境为我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西化气"分化"我们,把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强加给我们。他们要搞垮社会主义中国,采取了各种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好象中国共产党没有办一件好事,新中国没有办一件好事。国内有人宣传辛亥革命导致了军阀 混战,妨碍了现代化的进程,以后的一系列革命都是错误的,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送来了西方文明。这些观点如任其泛滥,势必影响到中国的下一代,影响到中国的将来。这就要求国史研究,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基本界限,在事关方向、事关全局、事关根本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是非分明。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尊重学术规律,活跃学术空气,鼓励探索和创新。但是驳斥那些早已被抛到历史垃圾堆里去的歪曲历史事实、诋毁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伟大功绩的陈腐观点,恢复历史真实面貌,正是保证学术研究沿着健康轨道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政治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讲政治离不开学理论,对于国史研究者来说,学理论,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正确地理解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以及它们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等一系列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经济理论基本观点,并把理论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科学地系统 地总结我国四十几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上的经验。 最近,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更加艰巨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响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在改革开放中不忘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以不辜负伟大时代的重托。
[注] 本文是刘国新为《当代中国史研究》撰写的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