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涛,中共党员,1989年生,四川南充人,20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史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任《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研究方向为新中国史,侧重西北边疆治理研究。
一、科研项目
1.参加金光耀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5ZDB051)。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新疆人口工作与边疆长治久安研究(21CDJ021)。
二、主要学术文章
1.《早期越剧与上海述论——以越剧正名、角色和行业为中心》,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6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第108—124页。
2.《早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程述略(1953—1968)》,《青年学报》2017年第3期,第97—107页。
3.《1947年筱丹桂自杀案的社会博弈》,《史林》2015年第6期,第26—31页。(第二作者)
4.《资料•内容•理论方法:中国知青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期,第99—116页。
5.《1963—1966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安置上海知识青年经费初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6期,第86—96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转载)
6.《“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2期,第122—124页。
7.《现状、资料与展望——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研究述评》,《青年学报》2018年第4期,第97—107页。
8.《社会经济史视野下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缘起研究(1962—1966)》,《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3期,第174—192页。
9.《1965—1966年内地知识青年支援西藏研究》,《中国藏学》2020年第2期,第37—44页。
10.《知青研究的新资料、新视野、新路径:〈上海知青在江西档案资料选编〉评介》,《浙江档案》2020年第7期,第44—48页。
11.《“根据特点,适当照顾”:上山下乡历程中的归侨知青》,《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第87—94页。(第一作者)
12.《制造“十万”:1963—1966年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的人数与历史记忆》,《安徽史学》2021年第1期,第151—16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转载)
13.《改革开放视野下拓展知青返城研究的四条路径》,《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1期,第16—27页。
14.《书写历史与历史书写:电影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述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第56—64页。
1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城市自杀问题研究》,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25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21年。
16.《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新中国史工作》,《上海党史与党建》2021年第3期,第25—34页。
17.《刘少奇〈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一文的诞生及理论意义》,《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年第6期,第45—51页。
18.《边疆、艺术与政治:1947年新疆青年歌舞访问团述论》,《民族艺术》2023年第2期,第146—155页。
19.《江西安置上海知青的人口与经济援助问题研究》,《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3年第2期,第58—71页。
20.《边疆民族地区跨省区安置知识青年研究——以新疆、内蒙古、云南为中心》,邢广程主编:《中国边疆学》第17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1—50页。
21.《老西藏精神研究的进展、主要内容及若干思考》,《青藏高原论坛》2023年第3期,第56—69页。
22. 《共青团与上海青年支援新疆述论(1963—1966)》,《上海党史与党建》2023年第6期,第3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