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易海涛 | 所在部门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 |
职 称 | 副编审 | 职 务 | 成员 | |
最后学历 | 博士 | 担任导师 | ||
研究领域 | 新中国史(侧重西北边疆治理研究) | |||
联系方式 | dd-yiht@cass.org.cn | |||
个人简介 | 易海涛,中共党员,1989年生,四川南充人,20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史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任《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研究方向为新中国史,侧重西北边疆治理研究。 一、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新疆人口工作与边疆长治久安研究(21CDJ021)。 2. 参加金光耀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5ZDB051);结项等级:“优秀”。 二、学术文章 1. 《早期越剧与上海述论——以越剧正名、角色和行业为中心》,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6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第108—124页。 2. 《早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程述略(1953—1968)》,《青年学报》2017年第3期,第97—107页。 3. 《1947年筱丹桂自杀案的社会博弈》,《史林》2015年第6期,第26—31页。(第二作者) 4. 《资料•内容•理论方法:中国知青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期,第99—116页。 5. 《1963—1966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安置上海知识青年经费初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6期,第86—96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转载) 6. 《“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2期,第122—124页。 7. 《现状、资料与展望——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研究述评》,《青年学报》2018年第4期,第97—107页。 8. 《社会经济史视野下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缘起研究(1962—1966)》,《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3期,第174—192页。 9. 《1965—1966年内地知识青年支援西藏研究》,《中国藏学》2020年第2期,第37—44页。 10. 《知青研究的新资料、新视野、新路径:〈上海知青在江西档案资料选编〉评介》,《浙江档案》2020年第7期,第44—48页。 11. 《“根据特点,适当照顾”:上山下乡历程中的归侨知青》,《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第87—94页。(第一作者) 12. 《制造“十万”:1963—1966年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的人数与历史记忆》,《安徽史学》2021年第1期,第151—161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转载) 13. 《改革开放视野下拓展知青返城研究的四条路径》,《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1期,第16—27页。 14. 《书写历史与历史书写:电影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述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第56—64页。 1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城市自杀问题研究》,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25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21年,第97—117页。 16. 《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新中国史工作》,《上海党史与党建》2021年第3期,第25—34页。 17. 《刘少奇〈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一文的诞生及理论意义》,《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年第6期,第45—51页。 18. 《边疆、艺术与政治:1947年新疆青年歌舞访问团述论》,《民族艺术》2023年第2期,第146—155页。 19. 《江西安置上海知青的人口与经济援助问题研究》,《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3年第2期,第58—71页。 20. 《边疆民族地区跨省区安置知识青年研究——以新疆、内蒙古、云南为中心》,邢广程主编:《中国边疆学》第17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1—50页。 21. 《老西藏精神研究的进展、主要内容及若干思考》,《青藏高原论坛》2023年第3期,第56—69页。 22. 《共青团与上海青年支援新疆述论(1963—1966)》,《上海党史与党建》2023年第6期,第34—41页。 23. 《劳动与平等: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的性别叙事(1963—1966)》,《安徽史学》2024年第2期,第158—168页。 24. 《从补充经费到全面援助:新疆安置上海青年经济问题再探》,《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4年第3期,第27—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