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本期推荐
本期推荐

1994.1.jpg

2000.6.jpg

2001.1.jpg

QQ截图20161215151057.png

【徐鹤涛】电影如何下乡——新中国放映队体系的建立

作  者
徐鹤涛
发表/出版时间
学科分类
成果类型
发表/出版情况
2019 第六期
PDF全文
   [摘 要]放映队在城乡的普遍设立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文化部电影局的推动下,各地组织起第一批成建制的放映队。“一五”计 划开始后,随着全国经济状况的好转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放映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制度与资源保障,规模不断扩大,电影放映的覆盖范围大幅度提高。到 1957年,全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放映队体系基本建成。

  [关键词]电影普及 放映队 动员 计划

  [中图分类号] K27;J99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952(2019)06-0112-10

  新中国成立后,在较短时间里全国即建立起数量庞大的放映队,他们携带影片进入工矿、农村地区,让电影真正深入到基层。这是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A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大体分为三类:一是

各级电影部门、研究单位修纂的电影史志,对新中国电影放映工作进行了通论性描述;B二是从电影学、文艺学角度展开的讨论,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考察电影流动放映对群众观念的影响;C三是从历史学角度进行的考察,研究者试

图由电影放映来探讨新中国宣传体系的建立过程。D 

 

 

 

   [收稿日期]2019-06-18

  [作者简介]徐鹤涛,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519080。

  *本文为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9wkpy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A冯筱才指出:1949年后“电影介入中小城镇及乡村小区的日常生活”是新中国电影史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参见冯筱才:《从问题到史料:近代中国大陆电影史的重构与再写》,叶月瑜:《华语电影工业:方法与历史的新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44页。

  B如《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版;等等。

  C如刘广宇:《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电影放映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5年版;李道新:《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网:一个历史的考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年第 3期;王晓蕾:《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发行放映网络的重构》,《文艺争鸣》 2017年第 8期;朱戈:《电影下乡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政治化》,《文艺研究》 2017年第 12期;等等。

  D如李小东:《集体化时代电影进村与乡村话语革命化——以侯家营、沈家村为例》,《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第 3期;殷鹏:《电影放映队与乡村宣传动员——以河南省为例(1949~1957)》,华中师范大学 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等。

  · ·

A并让这些放映员携带数百斤重的发电机、汽油桶到工矿、农村地区进行放映。这些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是如何完成的?现有的研究未能予以揭示。基于相关档案和文献材料,笔者拟重新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放映队体系的建立过程,以期推进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研究主要讨论在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各地如何推广放映队,至于该政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因既有研究讨论较多,本文不再赘述。第二,本文的考察时段截至 1957年。到 1957年,全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放映队体系基本建成。 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始,我国电影放映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置于新的框架中进行研究。

  一、1949~1957年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

  1949~1957年,电影事业归口文化部及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管理。在各文艺门类中,电影占有特殊地位,列宁认为“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因此苏联高度重视电影事业,[1]新中国也把电影事业的发展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当时中共中央的批示、文化部的报告中有许多强调电影事业重要性的表述,如 1954年 1月,中共中央在《对中央文化部党组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电影是一种最群众化的、有力量的艺术形式”[2];又如文化部在《一九五〇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中提出:“电影事业在整个文化艺术工作中,是第一个重点”B;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放映单位数量及观众规模有了显著增加。1949年,全国放映单位为 646个,平均每十万人拥有放映单位的数量为

  0.12个,观众为 0.47亿人次,人均年观影次数为 0.087次;到 1957年,全国放映单位增加到 9965个,平均每十万人拥有放映单位的数量达到 1.54个,观众为 17.5亿人次,人均年观影次数增至 2.71次。C笔者收集到了 1950年、1952年、1957年北京、

  A一般来说,每个放映队要配备 1台移动放映机和 1台发电机。此外,还需配以 1套扩大装置、1个自耦变压器、3个收束银幕、1个均衡电阻、30个 600米片盘、10个左右 120米片盘、 10个片箱。参见中国电影器材公司:《中国电影物资产业系统主要历史文件汇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年版,第 15页。

  B《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 1982年编印,第 1页。

  C放映单位数量和观众人次数参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 5~61页;人口数量参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年版,第 6页。

  · ·

  吉林、新疆等 18个省市区放映单位与人口的数据,由此计算出各地平均每十万人拥有的放映单位数量的变化情况(详见表 1),从中可以看出,各省市区平均每十万人拥有放映单位的数量逐年递增。

  表118个省市区平均每十万人拥有的放映单位数量单位:个

   

  说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册收录了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电影发行放映的编年纪事,笔者据此整理了表中 18个省市区 1950~1957年放映单位数量的变化情况,再用各省市区每年人口数量进行折算(人口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 87、121、155、189、223、257、 291、325、359、393、427、461、495、529、563、597、631、665、699、733、767、801、835、 869、903、937、969、1003、1037、1071、1105、1139页),即得出平均每十万人拥有放映单位的数量。

  在这一时期的电影放映工作中,工矿和农村地区的电影放映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50年 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以下简称文化部电影局)召开了首届行政会议,“会议决定逐步建立全国发行网,除加强影院经营外,更要发展放映队。放映队的工作对象,应以工农兵为主”[3]。文化部在《关于一九五四年文化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一九五五年文化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中特别强调,应“加强对工矿和农村的电影发行和放映工作”。A在上述方针指导下,电影放映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1952年,全国农村人均年观影次数为 0.42次,1957年底增至 1.5次,增加了 257%,而同期城市人均年观影次数从 4.49次提高到 9.9次,增加了 120%。B虽然上述统计数字可能不完全精确,C但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普及程度有很大提升是不争的事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放映工作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归因于放映队的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放映单位主要有三类:一是正式的影院、剧场,多集中于城市 D。二是工会和各机关、单位所属的固定的电影放映场所,如工人文化宫、企业俱乐部等,一般是内部放映,只有少数放映单位兼营对外业务,主

  A《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一,第 32页。

  B《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一,第 59页。

  C在放映单位数量方面: 1949~1952年间,由于放映单位在管理上尚未统一,故统计的放映单

  位数量可能稍低于实际;1953~1957年间,放映单位管理趋于规范,数量统计应较为准确。在观众人次方面:由于放映队是露天放映,观众数量不易统计,上报的观众人次数可能会高于实际。 D除正式的城市影院外,当时还存在一种过渡形态的影院,即一部分县城设立的电影放映站。电影放映站虽然有固定的放映地点,但设备简单,也可以进行流动放映。

  · ·

  要集中于城市和工矿地区。三是放映队,即由放映员携带移动放映设备,到未设立固定放映场所的地方(城郊、工矿及农村)开展露天放映工作。放映队一般配备 3个放映员,所用放映设备多为 16毫米移动放映机。与固定放映常使用的 35毫米放映机相比,16毫米放映机的构造与使用方法较为简单,花费较少,成立一个放映队的成本远低于设立一个正规影院或俱乐部,因而放映队的数量增加得很快。

  表21949~1957年全国放映队的数量及放映队占放映单位总数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册,第 5~61页。

  由表 2可知, 1949~1957年,放映队的规模与放映队占放映单位总数的比重不断攀升,流动放映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电影放映形式。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放映队的起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放映队仅有 100个左右,且大多放映队设备陈旧,电影放映质量较低。但在文化部电影局的推动下,放映队得到快速发展。1949年 12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计划明年大量扩充放映队,部队扩充到 260个,工厂、农村、机关、团体 440个(每省能有 10个轮回放映队),总共 700个”。[4] 1950年 6月,文化部电影局在江苏南京举办了电影放映训练班(以下简称南京训练班)。各省市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苏友好协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以下简称总政治部)选派了 2100人参加培训。训练班结束后,这些放映员被编为 600个放映队返回各地,文化部电影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将各放映队所需的放映机、扩音机、发电机、银幕、变压器等设备器材及影片拷贝一并配齐。[5] 

  依靠这些集中培训出的放映员及文化部电影局下拨的设备,各省相继成立了省放映总队,各级工会、中苏友好协会和各部队的电影放映工作亦开始走上正轨,这为此后全国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文化部电影局能够组织 600个放映队,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 1950年 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使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必要开支”[6],这就使中央政府在经济困难的状况下仍能集中财力,为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与设备。二是由

  · ·

[7],南京训练班配给各地放映队的设备即大多来自苏[4](p.6) 

  同时,一些专区、县也设立了自己的放映队。A 1951年后,各地的放映队开始初具规模,到 1952年,全国的放映队总数已超过 1000个,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10余倍。电影流动放映逐渐成为各地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 1949~1952年间放映队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放映队的发展依赖文化部电影局提供的设备。当时,从苏联进口的放映设备由文化部电影局及其下属的中国电影器材公司(1951年正式成立)统一分配,主要用于装备文化部电影局统筹建立的放映队。抗美援朝开始后,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电影设备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各地要自建放映队,或是利用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接收的旧设备,或是向私人工厂购买翻新机。由于设备来源受限,加上当时地方财政普遍困难,故各地自建的放映队并不多。二是由于各项制度尚不完善,放映队的管理较为分散。如南京训练班组织起的 600个放映队分属 4个系统,即文教系统 216个、工会系统 150个、中苏友好协会 54个、部队 180个,[5](p.109)且各专区、县和各系统、各机关企业还有各自的放映队。由于各类放映队缺少统一管理,因此放映范围常有重叠。如吉林省文教厅电影队在 1951年的工作总结中提出,该队为落实文化部关于放映队企业化的要求,下乡放映要收费。而该省其他系统的电影队不受此政策约束,下乡免费放映,其放映路线常和该队交叉,观众多被免费放映吸引走,以致该队在一些地方无法开展工作。B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财政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因此,中央政府要求各地节省开支,特别是 1950年 10月中央决定抗美援朝后,各种物资需优先用于军事,[7](p.246)政府不能投入大量经费扩建放映队,再加上当时胶片及洗印设备严重不足,无法生产足量拷贝供应流动放映,故文化部在《一九五〇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中提出:“电影放映队还不能作更大量的扩充”。C 

  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 1949~1952年间,放映队虽有较快发展,但尚未实现在全国普及。例如,1951年,广东省文教厅下属的 8个放映队仅完成 35个县的巡回放映,放映范围约占全省 96个县的 36%,[8]而能自建放映队的专区、县也是少数,还有很多县的群众未能看上电影。总体而言,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的放映队体系尚未建立。

  A如 1951年 5月,河北滦县购买了 1台日本放映机和 1台美国放映机,组建了 1支放映队。参见《唐山市文化艺术事业史料·社会文化事业专辑》,唐山市文化局文化志办公室 1993年编印,第 170页。

  B《吉林省文化工作文件选编·电影发行放映》,吉林省文化厅办公室 1988年编印,第 10页。

  C《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一,第 1页。

  · ·

  三、“一五”计划期间电影放映网的建设

  1952年下半年,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中共中央开始调整政策方向,准备集中力量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也被提上了中央议事日程。周恩来在 1952年10月召开的政务院第 156次政务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高潮就要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9]1953年,各地的放映队得到较快发展,当年全国新组建了 1000余支放映队,使放映队的总数增加了近 1倍。[4](pp.15,18) 放映队的快速发展,除我国经济形势好转、中央政府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工作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 195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加快了向苏联学习的步伐。1952年 10月,周恩来指示文化部电影局:“立即发电聘请苏联电影部的十位专家来华”。[10]1953年 1月,应文化部电影局邀请,“苏联电影部派出 5人专家小组到京,协助我国编制电影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11]4月,文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五年计划》,提出仿照苏联建立电影放映网,推动全国的电影普及。[12]而放映队正是电影放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月,文化部电影局召集各省市区电影管理部门和放映队负责人来京学习,由苏联专家讲授电影放映网方面的相关知识。[4](p.16)12月 24日,政务院正式做出《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以下简称“政务院决定”),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影放映事业,以逐渐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影放映网”。[13] 除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外,这一时期放映队的发展在人力、物力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首先,各省相继举办了专门的放映人员训练班,例如, 1953年以前,广东对放映员只有一些临时性的培训。 1953年,广东举办了第一个专门的放映训练班。到 1954年,广东举办的放映训练班已有 7个。[14]又如, 1954年 10月,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省电影放映干部训练班, 1955年 4月,第一期训练班正式开学。 A各地对放映员的培训为放映队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其次,我国逐步实现了电影放映设备的国产化。据 1952年 5月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给文化部电影局的报告中称,除新中国成立前留下的旧设备外,各地新添置的放映机多是从苏联进口。[10](p.423)当时国内能生产放映设备的只有哈尔滨电影机器制造厂、南京电影机械厂、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机器修配厂等几家工厂。[10](p.191)其中,南京电影机械厂于 1952年试制成功 200型 16毫米移动放映机,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机器修配厂也于当年研制出八一型 16毫米移动放映机,[15]但这些放映机的产量都很小,且制作水平较低,尚停留在半手工生产阶段。而与移动放映机配套的移动发电机等“不是根本不生产,就是从手工业方面制作得质量不佳”,[10](p.15)这严重制约了放映队的发展。 1953年,南京电影机械厂成为 16毫米移动放映机的主要制造基地,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亦大为改善。 1954年,该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量产 54型 16毫米移动放映机,[10](p.757)到 1956年,已

  具备年产 3000台 16毫米移动放映机的生产能力。[15](p.136)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机器修配厂还成功研制出 35毫米移动放映机。以上两家工厂生产的移动放映机大体能够满足国内放映队发展的需求。此外,我国移动发电机等配套器材的生产、影片的洗印等也逐渐走上正轨。据 1957年 1月文化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到 1956年底,我国的“电影机械工业已经建立,放映机器已全部自给”。A再次,各地相继建立起国营电影设备修理站。电影放映设备在使用中会产生损耗,如不能及时进行修理,放映队的工作将难以正常开展。 1953年后,各省市区的国营电影设备修理站相继成立。据 1954年 12月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的报告中称,到 1954年底,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区都已设立了国营电影设备修理站。[10](pp.433~435)借助上述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一五”计划期间,放映队规模不断扩大,到 1955年,全国平均每个县有一个放映队。[16]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电影放映工作逐渐被纳入计划管理,放映队管理体系建设亦得到较快发展。1953年,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确定了当年的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即“要按计划办事”,[17]这使电影放映工作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建立起专门的电影放映网管理机构。在 1953年底“政务院决定”下发前,放映工作是由电影发行部门 B代为管理,但正如文化部在 195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的:“电影放映队发展了很多,但长期没有建立放映管理机构,致在工作中发生许多问题”。C故 1954年 1月,文化部电影局成立了电影放映网管理处。[11]各专区、县亦开始设立电影放映管理站,承担放映单位的管理工作。二是对电影放映工作进行计划管理。1953年以前,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虽然已有关于电影事业发展的相关计划,但定期报告与数据统计尚不完善,D计划的制定亦相对粗糙;1953年以后,电影放映部门逐渐被纳入计划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由各省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分派每年电影放映的发展(即要新建多少放映单位)和经营(即要达到多少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及放映收入)指标,各

  A《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一,第 151页。

  B 1951年以前为文化部电影局发行处,1951年以后改为中国影片经理公司。参见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第 91页。

  C《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一,第 17页。

  D以 1952年 8月广东为例,全省只有 14个县向广东省文教厅上交了月度工作报告,有 21个县从未提交过工作报告。参见广东省文教厅:《对各专署市有关文教工作的几点希望(1952年)》,广东省档案馆:314-1-50-13-14。

  · ·

  级电影主管部门、放映单位根据分配的指标制定各季度的发展与经营计划,并按时填报表格,上报完成情况。[18]三是规范对放映单位和放映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由各省文化主管部门对省内放映单位进行统一登记,A对放映人员展开技术鉴定,B关于放映人员的人事录用、工作调配和放映队队长以上人员的任免与调动由省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C等等。

  经过建设,1953年以后放映队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各地建起了自己的放映员培训、设备维修体系,可以为放映队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不再需要由文化部电影局统一组建放映队,文化部电影局只需提供政策指导及技术与设备支持即可。另一方面,放映队管理渐趋成熟,逐渐被纳入计划管理。需要说明的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电影放映工作并不是匀速发展:1953年、1956年增速较高,而 1954年、1955年、1957年增速较低(详见表 3)。

  表31953~1957年放映队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的增速比较单位:%

   

  说明:放映队较上年增加比例根据表 2折算得出。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加比率参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版,第 3页。

  具体而言, 1953年上半年即“一五”计划开始之初,放映队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中共中央于 8月发出了《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通知》,要求军事、经济、文教、行政部门“削减那些可以削减的,可以推迟的,或可办可不办的事业拨款”,[19]因此放映队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1953年底,“政务院决定”中要求:“应在整理和巩固现有放映单位的基础上积极地、稳步地发展;避免和克服不顾条件盲目发展及发展起来不加巩固的现象”。[13]因此, 1954~1955年,在国民经济增长幅度“平缓下滑”[20]的情况下,放映队数量的增速较 1953年有较大回落。1956年,受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影响,“基建投资增长过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 1953年后的“第二次波峰”,[20](p.965)电影放映工作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各地纷纷提高了新建放映队的计划指标,全国放映队的增速遂又达到一个高峰。但是,经济建设上的提速导致 1956年上半年全国出现了较严重的资金紧张情况,从 1956年 6月起,在周恩来等的建议下,中央决定“压缩高指标,基本建

  A如 1954年,广东省办理了放映单位的第一次全省登记工作。参见《1953~1957年电影放映工作大事记》,广东省档案馆:307-1-79-48-50。 B如 1954年下半年,吉林省文化局组织了鉴定组,对各地放映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参见《吉林省文化工作文件选编·电影发行放映》,第 23页。

  C如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在 1955年 8月下发的文件中规定:省文化局应“统一管理全省放映人员的录用、调配和放映队队长以上人员的任免调动”。参见《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领导管理分工的规定(1955年 8月 25日)》,《山西政报》1955年第 17期。

[21]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也随之放缓。文化部在《关于一九五六年文化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一九五七年方针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电影院和放映队的发展,应适当推迟和放缓,只在若干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新兴工矿基地等严重缺乏放映单位的地区作某些发展。”A从表 3中我们可以看到,1957年放映队数量的增速明显放缓。

  从 1949~1957年放映队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1950年,文化部电影局集中组建了 600个放映队,为此后我国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52年下半年后,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及我国开始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政府对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制定了更加有力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与放映工作相关的制度建设,为此后放映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此,我国的放映队体系在“一五”计划期间得到较大发展。到“一五”计划结束时,全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正是借助放映队的普遍设立,电影放映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由上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电影放映得到基本普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党政组织及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政策。其次,到 1952年时,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 27.06%,在“一五”计划期间一直保持在 27%以上,B这使政府有能力支持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且随着公有制经济的扩大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放映队建设的支持不仅限于财政投入,还在设备、物资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再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强大的人员调配能力使其能够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电影管理机构,培训出数以万计的放映员,并将他们安排到国家需要的地方。最后,在“一五”计划开始后,依靠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及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迅速提升,这给放映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下乡能够得以实现,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参引文献]

  [1]〔美〕道格拉斯·戈梅里、〔荷〕克拉克·帕福 -奥维尔顿著,秦喜清译:《世界电影史(第 2版)》,中国电影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5年版,第 108页。

  [2]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 1996年版,第 713页。

  [3]《文化部电影局首届行政会议决定今年影片生产计划坚定地继续贯彻工农兵方向》,《人民日报》1950年 1月 17日。